晴時多雲

四六事件的歷史教訓

別讓師大校史只剩四個字

◎ 黃佳平

1949年四月六日凌晨,台灣警備總部以師院(今台師大前身)內有學生張貼標語傳單煽惑人心、擾亂秩序、搗亂公署等罪名,進入師院學生宿舍逮捕學生會長周慎源等六名首謀學生,後造成當天有兩百多名學生被捕。事件後,省政府下令師院「暫行停課,所有學生重新登記再行定期返校」。表面上是安定人心使同學能專心向學,實則藉此清除校園中較為關心社會的知識青年。一般認為在校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前校長劉真,也只能在之後的肅清行動中放縱國家機器進入校園抓人。接續著同年五月台灣宣布戒嚴,「四六事件」亦被稱為白色恐怖之濫觴。

1995年,台師大人文學社與其他社團共同發起推動「四六事件調查」,可說是師大校史上首次有人對這段歷史進行回顧;1996年,師大、台大,與監察院分別成立調查小組,各自完成調查報告。然而,受害最深的師大,至今仍沒有認真地檢視這段歷史,在校園之中仍有絕大多數的學生不知師大史上曾經發生過如此悲劇,也無法想像長久以來被稱為保守的師大校園,曾經有學生如此熱情地關心社會甚至付諸行動。

同樣是四六事件受害者,台大校史館至少有整面牆的空間寫著四六事件與台大哲學系等,對校園影響重大的事件。而師大的校史館卻只有在年表上寫著一句「四六事件」。圖書館中庭華麗地展示著簡吉與台灣農民共同主張共產主義武裝抗日的事蹟,卻從來沒有任何行政單位主動去紀念四六事件;此外,今年的校務會議通過決議,要將校門口的蔣介石銅像遷移。師大一直很清楚蔣介石銅像這樣一種威權的象徵,不應存在於學術自由的殿堂之中。然而,校方卻以近年來銅像常以不同風貌的裝置藝術呈現在眾人面前為由,宣稱其威權象徵已經消失。我們認為這種毫無反思即附加上各種流行、無關乎歷史的裝置藝術,對於我們理解師大的歷史、銅像歷史意義,毫無幫助。甚至,是掩蓋了過去威權統治下,國家機器恣意侵害人民權利的歷史教訓。

近來許多庸俗論者認為,我們不能沈溺在歷史的傷痛之中,要放下過去迎向未來。然而,若我們連過去發生的歷史都無法認識乃至於理解,我們放下的很可能是歷史的教訓,使我們忘記了國家機器可以怎樣地以社會安定為名任意侵害人民權利。當我們逐漸認識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歷史時,四六事件做為那段時期的開端,以及國民黨政府徹底監控校園的起點,是應該要比現在獲得更多的紀念與討論。(作者為台師大社教系畢業校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