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在台灣對外關係中,日本一向是往來最密切的友邦之一。如今,兩國面對野心崛起的中國,東海、台海、南海都受共軍侵擾,台灣尤有遭武力侵犯之虞,日本的態度和因應至關緊要。半年前,前首相、現任眾議員安倍晉三指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最為中肯有力。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再報導,為因應台海情勢,日本打算派現職防衛省官員駐在台灣,以增進台日安保交流。日本政府的舉動,是推進安倍所指台日安保連結的一小步,值得肯定。

中國野心勃勃、耀武揚威,讓日本十分緊張。從常識看,台灣若遭中國併吞,日本從東海到南海的安全與經濟命脈橫遭切斷,將有災難性後果。安倍因此強調,對台灣的武力侵犯,無論在地理或空間,對日本都是重大危險,日本無法容許這一事態發生。他也警告,習近平若軍事冒險,「等同走向經濟自殺之路」。從而,從首相一職卸任之後,他更常公開談論協防台灣。美國總統拜登上月二十三日在東京公開明示台灣有事,美國將軍事介入,安倍立即對此表示「歡迎」;前天進一步呼籲,美日等國應展現意願和作為,創造迫使中國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條件。

事實上,兩年前結束日本歷來最長首相任期的安倍,有如《經濟學人》最近以「安倍仍在日本舉足輕重」為題,指出他才是日本的議題設定者,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正推動安倍所設定的大戰略。「安倍大戰略」的犖犖大者包括:從根本上強化日本的防衛能力,包括提高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毛額二%,以美日同盟為中心,鞏固與印度等夥伴關係,提升對中國的嚇阻力量。安倍的基本態度,日本以提高國防預算追求自主,但在美日合作下,包括「核共享」等承擔較大的和平及穩定責任。另外,岸田也一再公開宣示,持續關注台海情勢,絕不容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

安倍影響力如此重大,既出自政治家的高瞻遠矚,也在於中國的野心崛起,讓日本公眾看破手腳。日中建交今年滿五十年,但兩國人民卻互相看不順眼;半年多前民調顯示,逾九成日本公眾對中國印象不佳,近七成中國人對日本也沒有好印象。同時,《日本經濟新聞》上週民調顯示,有九成一民眾認為,日本應針對中國造成的「台灣有事」做準備,僅四%認為不需要;也有六成民眾贊成日本應保有反擊能力。此外,五月底的全球民調指出,包括日本在內二十六個國家,多數民眾支持,若中國入侵台灣,應切斷與中國經濟往來。

相形之下,戰後台灣與日本長期維持密切的政經關係。五十年前,日本與中國建交,但台日經濟社會往來不受外交關係中斷所挫折;日本一直是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許多台灣人一去再去,每年前往的國人接近五百萬人次,雙邊經濟文化交流甚至更密切。更值得強調的,近年兩國人民遭逢地震、疫情等患難時的互助與關懷,更形成了民間的心靈羈絆;兩國社會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及普世價值,建立了絕佳的友好關係。

不過,儘管台日之間的民間交往極為密切,政治外交的進展卻相對有限,兩國政府顯然都未能反映民間強大的友好現實,而以「謹小慎微」的心態和作為處理雙邊關係。在台灣,雖然對日本友善是人民普遍心聲,社會甚至有龐大的「哈日族」,卻同時存在仇視日本的若干勢力,常藉事端反日仇日,加上主政者欠缺決心與行動力,以致連開放福島地區食品進口的問題,都乖離食安議題的科學、國際標準,演變成政治事件,台灣坐失安倍執政的時機,在開放福島食品及連帶的加入CPTPP,蹉跎數年。

同樣地,日本背負戰前侵略的重擔,戰後對中國進退失據,對專制中國多所顧忌,也常因著眼於商業而見利忘義,讓野心崛起的中國占盡便宜,大力打壓台灣。舉例來說,日本從一九七九年援助中國,實施政府開發援助(ODA),提供無償資金、技術合作和貸款,但儘管中國經濟規模已於二○一○年躍居世界第二,日本仍援助不斷,二○一八年才停止;中國無疑充分利用了日本的慷慨與善意,猶如今日利用台灣的民主企圖吃掉台灣。

從安倍到岸田,已看穿中國野心的日本,如今擬派現職防衛省官員駐在台灣,雖只一小步,仍值得肯定。如能再接再厲,在落實「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因應作為大力推進,必受台灣人民熱烈歡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