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看醫學教育與醫療服務脫節

◎ 胡涵婷

我是陽明醫學院早期的公費生,可說是四十七年前、政府以公費培育醫生做為減輕偏鄉醫師荒首次的實驗品之一。經歷陽明的優質醫學教育、頂尖住院醫師及次專科訓練,之後兩年下鄉服務,輾轉又回到教學醫院;爾後因全家移民,已在美國從醫超過廿年。同學,或學長、學弟妹在所謂下鄉的義務期過後仍留在偏鄉執業的,寥寥無幾。拜讀賴其萬教授對設立新醫學系的隱憂及後續的討論。回想陽明醫學院的實驗不怎麼成功。在此就個人經驗,提供一些想法。

當政府考慮解決偏鄉缺乏醫師的辦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既然有好多坑,就種很多蘿蔔來填。其實一個病人不管是住都市或鄉下,都想要一個術業適合他的疾病需求的醫師來為他治病。一般而言,偏鄉所需的最好是有點年紀、蠻有經驗,能獨當一面照顧多數疾病的好醫師。陽明的公費畢業生在下鄉服務前所接受的訓練卻是依自己興趣選擇、跟一般自費醫學生無異。

我自己接受的是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之後做了血液腫瘤科的專業訓練,包括骨髓移植訓練;這些卻是在下鄉服務時,一點也派不上用場。記得下鄉時,同一榮民醫院服務的同學與學長包括心臟科醫師,小兒科醫師還能一展所學,其他像神經外科、胸腔科醫師,大概跟我一樣迫不及待在義務期滿後,能回到教學醫院去追求個人專業。我知道政府花了好多錢讓我免費念了好醫學院,只蜻蜓點水地下鄉兩年,實在是佔台灣納稅人便宜,也幾乎對提高偏鄉醫療品質沒有任何貢獻。

記得,當時有個同學抽到下鄉的醫院非常偏遠,他居然憤憤不平地説我應跟他對換,因為我當時已結婚,而他還是單身漢,去到窮鄉僻壤,求偶成婚的機會想必很渺茫。年輕醫師不僅是因成婚成家需求(包括有了孩子之後,子女上學的考量),不願去到偏鄉服務;再則不夠經驗難以獨當一面,可能都是公費生下鄉服務的缺點,也絕非大量養成更多醫學生能解決。

醫學系二年級時,有個教授一天到晚嘲諷醫學是夕陽工業,並告誡我們,醫生的收入將會遽走下坡,「德國醫生要開計程車兼差才能養家糊口」。在美國工作多年,也結識幾個德國醫生,則未聽聞需要兼差。我不相信,台灣病人樂見應精益求精的醫師要另外兼差賺錢,但如果台灣繼續製造許多醫生又都擠在大都會區,那麼那個苛薄教授的預言,不久可能成真。

我在五十五歲時因為孩子長大離家了,放棄美國高薪,回台灣工作兩年。在我想像中,五、六十歲的醫生其實最適合到偏鄉服務。不僅知識經驗上是飽足且成熟,此時子女也長大自立了,是尋求第二春的好時機。當然,政府需有鼓勵措施,比方提供好的福利與退休方案,相信可以兩相得益地為偏鄉居民找到拔苦予樂的好醫師。

溫啟邦教授所指的美國年輕醫師選擇快樂之道(ROAD to happiness ─R 放射線科、O 眼科、A 麻醉科、D 皮膚科,錢多事少科)是真實現象;台灣也有四大(內外婦兒)皆空危機,但天下沒有無法解決的難題,就全看當政者的遠見、智慧與決心。

(作者為醫師,在美行醫多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