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莫利用公投進行政治惡鬥

陳柏惟罷免案通過後,「四大公投」成為朝野攻防焦點。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罷免案後乘勝追擊,將四大公投定位為「倒閣」的不信任投票,組織、動員、文宣、杯葛、夜宿,多管齊下,必欲再創第二場勝戰。此外,在罷免案挫敗的民進黨終於大夢初醒,感受到藍營步步進逼,積小勝為大勝,有意在二○二四年奪回政權的圖謀,因此全黨大動員,主動迎戰,全面反擊。朝野較勁交鋒猛烈,火力不下於大選規格;但在眾聲喧嘩之中,民眾更應清醒理性,獨立判斷,不為政黨與意識形態牽絆,力抗特定政黨、政客利用公投進行政治惡鬥。

公民投票(referendum),係由整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體選民決定某些議題,乃是選舉、罷免之外,創制、複決精神的體現。公投的範疇包括公共事務、法律,甚至國家發展方向、分合等議題,透過公投方式使相關訴求擁有合法性與正當性。由此可見,公投是針對重大公共議題表達多數民意,攸關民眾切身利益,並非政黨力量的消長,因此民眾在對相關議題進行抉擇時,應該考量的是國人福祉與國家興衰,而不是隨著特定政黨起舞,被當成政爭的工具,這才是公投制度的設計意旨。例如四大公投案︰核四重啟、反萊豬、三接遷移、公投綁大選,不管通過或否決,影響所及乃是多數民眾本身的權益,以及國家的發展,而不是政黨版圖的更迭、消長。故而,打著倒閣旗幟進行公投動員的特定黨派、政客,無非是將仇恨、意識形態等民粹注入政治對抗,企圖撕裂社會、族群,造成民主倒退。彼等固然振振有辭、慷慨激昂,卻非圖謀多數人的福祉與國家的進步,國人應當認清這些政黨、政客的本質。

重啟核四與否,爭論重點在於安全性與電力的供應。同意者相信核電廠安全無虞,加上不認為能源轉型能夠順利落實非核家園的理念,因此必須重啟核四,才不會出現供電破口。而反對者則認為重啟核四不但安全堪虞,核廢料沒有去處,萬一發生核災,人口稠密的台灣更可能面臨亡國危機。況且,核四建造廠商已經解散,零件停產,建照過期,技術上不太可能重啟。姑且不論這些主張在專業領域上的對錯,即便核四重啟公投通過,在政治場域上亦不致撼動民進黨政府的執政權,內閣去留仍決定於總統,因此公投案根本不是信任投票,則何來發揮倒閣的政治效應?

其它三大公投案的政治作用亦然。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於馬英九執政時規劃,蔡英文接掌政權後予以縮小範圍,以求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民生用電之三贏。如果三接遭到否決,則異地而建可能會延宕十年以上,電力之缺口將必須由增加燃煤發電予以彌補,對民眾健康與環保可謂雙輸。尤有甚者,電力不足衝擊民眾與產業需求,但三接即使遷建,亦非倒閣之必要條件。同樣的,萊豬爭議,國際已有科學標準予以規範,正常食用尚未發生健康受損案件,目前主要障礙在於心理層面的疑慮,不然如何解釋有些政客可以接受美牛卻拒絕美豬?美萊豬進口一旦遭到否決,實際上無助於確保民眾的健康,卻會影響台灣加入CPTPP,與美台經貿關係的發展,如何踏出這一步,有賴民眾的最後決定,而其結果亦與執政黨的執政穩定關連甚微。至於公投要不要與大選合併舉行,各有利弊。有利者在於投票率與社會討論度的提高;缺點則是造成選務繁複,影響投開票時間,造成選舉亂象。但公投真正問題不在是否與大選掛鉤,而是公投既在決定攸關民眾權益的重大議題,則總選舉人數四分之一便可通過的門檻,是否會產生少數決定多數的弊端,才是檢討公投制度的重點。

總之,民眾看待四大公投案,應與自己的切身利益作連結,做出最佳的評估。例如電力供應、願不願意為了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而進口美豬,以及是否在意公投與大選一起舉行?這些議題皆與藍綠、統獨無關,更不會包含倒閣之類的政治意涵。遺憾的是,在政黨的操作下,四大公投案卻淪為朝野對抗的戰場,甚至中國也意圖藉機介入,企圖製造社會對立與矛盾,導致公投變成一場民粹動員。然而,公投既然是選擇自己的未來,民眾就應以理性、專業判斷,不受政客挾持,以及意識形態綁架;並且,做了抉擇,也要有承擔的勇氣與責任感。易言之,公投案是民眾在選擇什麼樣的台灣與生活方式,只有超脫政客的仇恨動員與政治惡鬥,台灣人民才會擁有充滿希望的未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