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語電視台提升語言活力的重要性

◎ 潘惠華

一份「教育部106年本土語言使用情況調查計畫」報告顯示, 當前國民中小學學生對台語工具性價值及情感性價值的支持並不強烈,對於台語的學習與使用動機也不高,且家長對於母語授課以及增加母語課程的態度並不積極。由此顯示,提高學生的語言態度及使用意願,成為復振本土語言的重要課題;筆者以為,大眾媒體乃是語言傳布的重要媒介,尤以電視媒體兼具傳播影像與聲音的符號,成為最具有語言影響力的載體,是以其影響力遠超過官方本土語言教育的推動。

是以,普及深入全民家戶的電視則扮演著提升弱勢語言活力、地位以及復振的關鍵角色。準此而言,以普羅大眾為傳播對象,創作題材著眼於「本土」的台語電視新聞、戲劇及綜藝節目,隨著內容的多元、題材的在地化,透過生活化的語言不僅可以讓閱聽人對生活語言的感知與理解,亦可幫助學習者懂得針對不同的情境進行適當的語言表達,從而促進詞彙的運用與口語的流暢,而克服以教學目標導向的本土語言教材僵化的困境,將有助於台語在公共場合、各族群的廣泛使用,從而提升其語言位階與活力。

尤其新聞題材涵蓋新興事物與新知識,因而必定使用大量的新生語詞與外來語,然而當前教育部頒佈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係以國民中小學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到的常用詞及小部分熟語為主,部分收錄流行詞、文化詞、特殊音讀詞,及詞形中含替代字等,無以滿足新生事物浩繁更迭。

再者,當前台語對於外來語及新生語詞的使用係由國語直接吸收而來,乃按照國語字面轉換為台語語音,並未有一套相對應的詞彙表達系統。是以,就當前政府與教育研究機構對於台語新事物詞彙的擴增,尚無法提供標準用語或使用圭臬的情況下,電視新聞即扮演重要角色,筆者以為大眾媒體應擺脫遷建既有的詞彙系統表達新概念;因而有賴編輯室建立一套新生詞彙的構詞創新機制,用以表達與國語相對應的詞彙,以擴增臺語的詞彙系統,創造新詞彙。

以社會語言學的觀點而言,任何一種口說的語言並未能夠真正的標準化,語言的使用往往隨著社會情境、時代變遷及語言接觸等等因素而產生變化,並非官方政府或語言學者所能夠強制規範。永遠一成不變的語言,就是死的語言,英國國家廣播電視BBC就媒體對於語言傳播所扮演的角色,在於反映語言的流動與不斷變化的本質。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漢語或是英語在演化生成的過程中,皆遭受語言純淨主義者(language purism) 的批判與矯正,清朝時期顧炎武認為後代漢語語音與古代相異,乃是後代人語音誤讀所致,於是窮盡心力專研古音學,著有《唐韵正》欲改正當時普遍語音變異的訛讀,力求恢復古音。至於英國英語在與外來語接觸演化生成的過程中,曾於18世紀出現語言純淨運動,許多純淨主義者嚴厲撻伐攻擊英語的用法規則的變異,指責當時許多作家犯了用語不當的嚴重錯誤,呼籲社會予以唾棄。 儘管這些漢語及英語衛道者皆認定古老的形式才是正確標準,然而最終仍然無法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諸多昔日被認為是訛誤的語言變體,後來卻為社會廣泛接受。準此,古今中外語言發展的歷史,是以值得吾人復振本土語言引為借鑑!

綜上所言,不斷引入新事物的台語電視新聞及當代戲劇節目等,不應僅止於保存舊有詞彙的表達,更應嘗試擴增詞彙,做為新生語詞之創造、實驗、發展、傳布的種苗場,而有助於提升詞彙的繁衍,遂促台語詞彙系統的「約定俗成」,增進語言活力。

研究顯示,南部民眾對於台語使用的態度最為積極,再者南部地區具有豐富多元的本土語言文化資源。職是之故,冀盼以本土訴求的民進黨政府早日兌現台語電視台南部台成立的政策,俾利推動台語節目在地製播,建構台語影視節目專業化的產製環境,進而培養台語影音創作、演藝之專業人才。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營造頻繁的「接近」與「聽聞」台語,創造願意「口說」者的「習得」基礎,進而促進社會大眾在生活中聽說使用台語的能力,台灣本土情感的育成,或者可以覘之矣!

(作者為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台語媒體研究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