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教展望》台中教大校長王如哲:正視學校差異性 提供不同協助

讓各校拚特色 避免競爭型計畫造成「大學階級化」

記者蘇孟娟/專訪

少子化效應,招生失利的私校面臨退場壓力,大專院校校數備受關注,但台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受訪強調,台灣高教問題不在機構快速膨脹,而是政府能否就學校差異提供差異性協助,讓學校各自發展強項及特色。目前競爭型計畫成學校爭取補助重要管道,但一體適用的審查標準,恐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大學階級化」效應,不利高教發展,更對學生無助。

台中教大校長王如哲指台灣高教問題不在量太多,應正視大學的差異給與差異化協助,讓學校拚特色。(記者蘇孟娟攝)

高教問題不在機構快速膨脹

王如哲指出,30年前就有130多所大專院校,現約159校,增加並不多,除少數新設,多是自早期的專科或學院升格,目前有80%年輕人均能上大學,其實也吻合世界高教普及化趨勢,以因應社會專業化服務的需求。

他點出,將台灣高教問題指向肇因機構快速膨脹,其實是迷思;台灣高教本來就應有打「世界盃」的旗艦型大學,也要有技職型、綜合型大學,還有如台中教育大學以師培為特色的特色型大學,多元培育人才;因此高教問題重點不在量,而是能否從區域、類型的差異,「提供差異化的協助」,讓所有學校在自有利基下發展強項,也協助學生儲備能力,因應多元社會。

相關影音:台灣高教現有問題不在機構數膨脹過多 能否助學生發展多元能力跟校數多寡無關

時代變了 補助卻10年如1日

現今國立大學普遍面臨的困境是「政府給的資源10年如1日」,時代變了,補助卻跟以前差不多,讓國立大學的運作比10年前更艱困,例如,勞動部新規定要幫兼任教師投保等新增支出,以致系所分到經費少於10年前,「資源變少,教育會辦得好嗎」?

王如哲也指出,教育部以新公共管理、以績效評比決高下的「競爭型計畫」,讓學校各憑本事開源,雖用意良善,但也衍生非預期的效應,很多競爭型計畫學校須自備配合款,學校在基本需求不足下,還被迫要去爭取競爭型計畫,「已吃不飽、穿不暖」又更「雪上加霜」。

他另舉例,學校收入也算績效的一種,而偏遠學校無論場地收入或接受政府單位委託計畫率,勢必贏不了首善區的大學;亦即,體質較差的學校早就無勝算,競爭型計畫恐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大學階級化」災難。

相關影音:中央補助國立大學基本經基10年不變 讓大學陷資源一年不如一年困境

大學都走向綜合性 不利發展

又如「玉山計畫」表面看似公平,開放競爭,但大家心知肚明「沒必要嘛」,不如設法以差異化政策去協助不同特色學校,不要讓學校做白工又爭不到錢;更重要的是,補助政策一體適用,恐讓大專走向「趨同」,學校都想方設法要朝綜合大學發展,甚至試圖勉強打「世界盃」,更不利高教發展。

王如哲語重心長地說,教育部應改弦易轍,針對學校的特色出發,提供相對應需求的補助。

相關影音:教育部以「競爭型計畫」讓學校績效爭取經費 恐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大學階級化」

中教大攻專業師培 註冊率高

他指出,台中教大是目前全國碩果僅存的專業師培大學,學校註冊率是全國前3高的公立大學,顯示有志從事教職者認同該校的特色辦學。學校費盡心思發展特色,更需要教育部針對特色給予資源,尤其無法調整學雜費的前提下,與其讓學校一窩蜂搶「競爭型計畫」,不如從基本結構改變、每年多補助3到5千萬元,就足夠學校再精進發展特色,也能協助學生打造更多元能力。

台中教大是目前全國碩果僅存的專業師培大學,學校註冊率是全國前3高的公立大學,顯示有志從事教職者認同該校的特色辦學。(資料照)

相關影音:鼓勵大學也要多元發展 提供特色大學足夠資源深耕特色 不要再「無差別待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