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公投入聯」路線圖

副總統呂秀蓮在過境美國時就「公投入聯」一事,表示「針對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的法理論述,台灣必要時要進入國際法庭打官司」。呂秀蓮所透露的這個訊息,不只說出民進黨推動「公投入聯」的行動路線圖,也說明民進黨已經進入了戰鬥位置。

從六月中阿扁說出要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政策以後,雖然遭到布希的警告,但民進黨各方無不在這個議題上集思廣益。總統府方面似乎著重在「入聯」的理論論述,民進黨部則側重在動員上尋求戰略行動,這場「入聯」的「九月冰風暴」,顯然要在台灣引爆新的「烽火外交」戰爭。

當然,如果深入去理解呂秀蓮所釋出的訊息,不難發現當前民進黨在思考「入聯」的議題上,應該是有別於李登輝提出「兩國論」的論述方式。當年「兩國論」是選擇走國內憲法的解釋路線,所以李登輝對「兩國論」的解釋,主要是從動員戡亂時期結束作為標誌,重新詮釋兩岸關係的發展現狀。

只是,「兩國論」以憲法觀點解釋的方式並不為中國所接受,逼得阿扁在二○○○年提出「四不一沒有」時,特別強調不會把兩國論「入憲」,阿扁遷就美、中的態度,雖然做了自我設限,但七年來兩岸關係並沒有因此好轉。所以,這次「公投入聯」的解釋,民進黨有意走國際法路線,從具體的到「國際法庭打官司」,在國際間尋求新的理論論述,以突破國民黨企圖再以「中華民國憲法」解釋方式,對民進黨再次進行設限。

事實上,不管公投會否決民進黨的提案,或是他們另提的「重返聯合國」的提案,無非都會形成一場憲法對抗國際法的局面,這等於親民黨當年所提的「和促法」翻版,都是要幫中國看守民進黨可能「出軌」的台獨行動,所以中國只擔心民進黨的「入聯」,卻對國民黨的「返聯」默不作聲,其中的道理就在此。

因此,「入聯」的「九月冰風暴」,應該是阿扁擺脫「四不一沒有」枷鎖的最後機會,「入聯」能否成功的進行公投,比台灣是否實質的「入聯」對阿扁的歷史定位將更具意義。(作者王崑義,戰略學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