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另一隻眼睛「看」花木蘭

迪士尼,娛樂性、市場性是業務。但是,任何東西沾到中國就會變形,所謂的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這一套在中國是講不通的。電影要為政治服務,說穿了是為黨服務。所以,花木蘭片尾感謝名單中出現「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委員會宣傳部門」,這在中國是常態。而新疆再教育營,人權壓迫、文化滅絕等暴行,已經引起國際批評聲浪,美國財政部已對新疆四名現任或前任政府官員施加制裁,迪士尼難道一無所知?還是,迪士尼明知卻逢迎中國,獲得暗中的生產、市場利益?如果是後者,女主角劉亦菲「挺港警」,或許不是個人言行,而是所屬公司的策略。果真如此,難免令人聯想到所謂的血腥鑽石、血腥咖啡。

臉書粉絲頁「美國政治觀察」轉貼片尾字幕。(翻攝自臉書)

花木蘭在台灣上映之前,有人呼籲支持港人罷看。結果,上映之後,票房不錯。於是,有人深感錯愕。港人反送中、反國安法,台灣社會鼎力支持,如今女主角「挺港警」的片子,票房表現反其道而行,何其諷刺。此一現象,亦可嘗試解析。一,因應疫情因素,該片改由串流平台付費的播映策略成功,透露了後疫情經濟新的商業模式。二,電影喜好者,政治關心者,未必是同一批人,民主越來越正常化,關心政治者相對減少,也不會把自己的生活泛政治化。三,即使兩種人有重疊,那也是台灣式的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台灣民主向前走,自由開放多元選擇,政治不是唯一的檢驗標準。不過,我們仍應提防被中國價值觀所洗腦。

話說回來,北京的一黨專政,影藝人員本來就是「要紅就要紅」,亦即,政治上的紅,才能保證事業上的紅,一個影藝人員不論多紅,只要犯了政治錯誤,事業生命也差不多走到盡頭了。這一套,多年來也用在台灣藝人身上。他們往中國發展,起初以為演藝歸演藝,避開兩岸政治禁忌即可。然而,你不管政治,政治卻來管你。而且,現在多了五毛黨、網民充當打手,只要稍微觸犯政治禁忌,例如稱呼台灣為「我國」、「我來自的國家」,立刻便遭到政治批鬥。為了市場,逼得他們本人不得不,或者公司、經紀人施予壓力,公開發表反獨促統的聲明從事謝罪,人格尊嚴蕩然無存。

話說回來,北京的一黨專政,影藝人員本來就是「要紅就要紅」,亦即,政治上的紅,才能保證事業上的紅,一個影藝人員不論多紅,只要犯了政治錯誤,事業生命也差不多走到盡頭了。至於劉亦菲,不論如何「挺港警」,現在早已是美籍華人身分。(圖擷取自臉書_點亮香港 Light4HK/本報合成)

在威權統治下,影藝人員屬於宣傳部門,他們被塑造成特定形象的公眾人物,協助統治者引導人民的政治思維。控制台灣影藝人員,無非也是想發揮這種示範作用。可是,這一套在專制中國管用,在民主台灣不管用。影藝人員到中國,不論主動或被動向北京表忠,都很難對台灣的觀眾形成政治影響,大大小小的選舉結果便是明證。而他們的演藝事業,只要是同行中的水準以上,甚至善用公關操作,在民主台灣的多數觀眾也不致完全抹殺他們,他們的動態也不致遭媒體抵制,遑論政治迫害。台灣不是不講政治是非,而是民主自由到了相當程度。

這幾天,花木蘭這部電影怎麼「看」,引發不同意見,看電影似乎成了政治學。有人在臉書發文諷刺:「一邊看著香港黑警欺負十二歲小女孩,一邊花木蘭卻在台灣排上票房冠軍。」另一方面,有人認為電影是娛樂不必太嚴肅,看了花木蘭無關政治傾向,這部電影基本上是動畫改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半年多,全球電影產業幾乎停頓,生活娛樂大受影響,花木蘭在台灣一炮而紅,也許就像解封之後的旅遊業,大家一窩蜂報復性消費吧!觀眾,當然不會盲從「挺港警」。

至於劉亦菲,不論如何「挺港警」,現在早已是美籍華人身分。她的前輩鞏俐、李連杰,據悉早都入籍新加坡了。中國影星,外國國籍,這樣的名單還不少。功成名就,變換國籍,影藝人員的利害計算與自保安排,意味著他們至少看穿了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的中國神話。這也是中國電影華麗場面背後,另一種令人朝不保夕的潛規則。但願像迪士尼這樣的電影巨擘,莫讓中國這種潛規則行銷世界,辜負了電影喜好者對銀幕世界的想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