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澎孝
久未露面的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最近幫中共嚇唬台灣說:「如果民進黨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做出傷害兩岸關係的舉動,難保大陸不會做出終止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作為回應。」
中國對於國際貿易始終存有一種「市惠、市恩」的「天朝心態」,任何人或任何國家,只要賺了中國的錢,就會面臨著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曾發的警句:「想吃中國的飯,就不能砸中國的鍋」的威脅。
沒錯,在兩岸經貿關係中,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順差來源。北京方面認為這是大陸「惠台、讓利」,「厚往薄來」的結果。台灣理當「感恩戴德」,起碼不可砸「祖國」的鍋!以致於北京當局動輒想要以兩岸經貿來對台施壓。而在這一波的「520症候群」中,更一再亮出了可能終止ECFA的威脅。
從表象上看,根據大陸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大陸與台灣貿易額為2,262.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大陸對台出口486.5億美元,自台灣進口1,776億美元。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
但是,從大陸整個國際貿易的全局來看: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3517.6億美元。
我們再進一步,根據大陸發布的「2018年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行榜」,台商進榜企業家數居所有外商前列,其中前十大企業就有: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等四家台資企業。
大陸前50名企業中也有多達15家台資企業。鴻海、廣達、仁寶及和碩等台灣四大電子集團,更占了大陸對美出口前十大出口企業的八名之多。
而大陸從台灣進口的前十大商品中,電子零組件占比達54.20%,資通與視聽產品8.73%,光學及精密儀器7.61%;合計共達對大陸出口占比的70.54%。
事實上,早在2017年中國的半導體進口總額就高達2600億美元,超過了石油進口金額。而且,在美中貿易戰中,大陸的華為等科技公司,更亟需台灣的高端晶片,唯恐會遭到美國斷供,甚至於還來台「掃貨」。
綜合上述資料顯示,兩岸貿易中的台灣順差,很大一部份是經由大陸台商,藉著兩岸供應鏈的上下游分工,兩岸「聯手賺世界」,產生的中國鉅額順差中,合理的「分紅」。
這就是郭台銘曾很自豪地公開表示:「我是給中國飯吃,不是跟中國要飯吃」的底氣所在。換言之,中共如果真想要拿ECFA來說事,還得要合計、合計,搞清楚狀況,以免造成嚴重自傷,反而更加速了台商的撤離中國,以及台灣的經貿去中!
毛澤東曾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說:「中國是一個大國—— 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沒有迴旋的餘地。」
相對於大陸,台灣當然小的多,但是,台灣依靠的是全世界,隨著台商撤離中國,台灣與大陸的經貿往來本來就會日益減少。
一般預測,隨著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病毒的舉世影響,全世界的供應鏈已經在加速重組中,就算中共終止ECFA,台灣也不會沒有「迴旋餘地」。
套句毛澤東的話,「東方不亮,西方亮」,靈活的台商,早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出發尋找新出路和未來的「迴旋餘地」了。
倒是越來越孤立的中國,面對即將來臨的「後全球化」時代,還真看不到有什麼「迴旋餘地」?在這個時候,還拿ECFA來說事,豈不又是一樁「拿石頭砸自己腳」的蠢事嗎?
(作者為前國大代表,紐約長島大學企管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