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又老、又窮、又笨?

◎ 林尚榮

股神巴菲特愛用「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衡量一家企業賺錢(運用自有資金)的效率,它的算法很簡單,就是扣除利息、所得稅後的淨利除以股東權益。

F公司一九九八年的ROE高達三十八.七%,在二○○八年金融風暴之前,也有二字頭不錯的成績,之後在十四%左右停滯多年,近四年則逐年下滑到去年的新低十.四%,若非減資兩成,恐怕就是個位數了。

若只看淨利,F公司在二○一五年創下新高後,也是逐年衰退。對照T公司,去年ROE達二十一.九%,是F的兩倍多;獲利還持續創新高,是F的二.七倍。據此,我們能說F公司競爭力每況愈下,經營者在混嗎?

單憑一二指標,實難論斷一家公司。更大的組織,亦然。用「人均GDP」及「薪資實質成長率」來痛批「三個台大法律系的總統幹完,台灣經濟和競爭力基本上已經殘廢」是否荒謬?F公司可以給答案;這是你我都認識的企業,很多人期望其創辦人出來選總統!

談到「人均GDP」比較,一般會拿「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並論,這是考慮各國物價因素,經由購買力平價調整,比傳統依匯率折算美元的方式更為客觀。這一指標,台灣高於韓國,這也是聯合國三月公布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上,遠優於韓國的原因之一。另,新加坡、港澳是城市(國家),以人均來算GDP,相對佔了優勢,全球前十名,除了美國、澳洲外都是小國。拿台灣類比並無多大意義,因為德、英、法、日也都比不上港澳。

至於薪資實質成長率大幅低於勞動生產力、青年低薪,在金融風暴後已是多數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韓國甚至有所謂的五拋世代(拋婚姻、拋子女、拋父母、人際關係、購房等),這也是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挑戰;分配問題,不是拚經濟不力(包含青年自己是否努力)的問題。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八八年間,台灣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九.六%,一九八八年至二○○八年間為六.一%,隨著產業轉型,對環境、勞工等的重視逐漸趨緩,中國大陸也正歷經這樣的過程。

世界經濟論壇(WEF)二○○五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使用「成長率競爭」指數,高成長階段台灣排名第五,隔年改用「全球競爭力」指數,台灣落到第十三。陳水扁任內,以十四名交棒給馬英九,任內成績最好是十二,最差十七,以十五名交棒。小英這三年是十四、十五、十三名,二○一八年是五年來最好的成績,特別在「創新能力」項目中,僅次於德國、美國、瑞士;總體經濟穩定(通膨率及政府債務佔GDP比率之變動表現)名列前茅。

長遠來看,沒有一個總統在混,經濟官僚、企業界(才是主軸)都不含糊,差別只在政治理念與兩岸關係的定位。政治人物先扭曲台灣的經濟和競爭力,再聲稱自己多能拚經濟,而不碰觸敏感的分配(真正問題點)相關議題(年金改革、基本工資、稅制等),如果這樣還能被認同,那台灣恐怕是「又笨」了。

(作者為上市公司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