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的德國印記

◎ 施雅軒

十二日,德國在台協會在台北市舉行「德意志帝國駐台北大稻埕領事館」揭牌儀式,緬懷一八九○至一八九五年間,德國在台灣所留下的歷史印記。在此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更遠之前,一位德國地質學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踏上台灣的經歷。

李希霍芬生於一八三三年,他比較有名的事蹟是定義中國的「黃土高原」,以及命名「絲綢之路」。但他來台灣的經歷鮮少被人提及,其機緣來自於二十七歲曾隨同艾林波(Friedrich von Eulenburg)使團來東亞,並搭乘皇家普魯士號轉往台灣進行考察工作,由一八六○年在學報上所發表「福爾摩沙北海岸的地質構成」一文可知,其航線從北海岸沿著基隆港進入淡水河,「我們的小船停在不遠的滬尾,離剛才不遠的兩個山地(即觀音山與大屯山)不遠的距離,山峰直接由坡地入海,因為時間有限,我僅停在淡水地區調查」。

全文對北台灣的地質條件有著清楚的查訪,尤其繪製台灣第一份地質剖面圖,堪為台灣科技史的劃時代作品。有趣的是,李希霍芬也帶著我們的眼睛回到過去,「自從一六六二年荷蘭人的殖民地結束後,歐洲船隻只有偶爾來訪,基隆被允許少許貿易,淡水就很少,幾年來有非法的活動在這港口間穿梭,淡水港才逐漸看到歐洲船。我們發現三艘,因為這兩地的訪客不是商人就是船員」,「英國船長告訴我們他曾上溯淡水河四十哩,從新的地圖顯示,淡水河由兩個河系入海,小的河從基隆越過,但是沒有運河可以通往基隆,根據新地圖,淡水河朝東南方有一個很長的河道可通行小船,往上溯十三英里有一個艋舺的聚落,土壤相當肥沃」。

透過李希霍芬的紀錄,十九世紀中葉的北台灣躍然紙上,似乎也告訴我們,台灣的全球化從來沒有停止過!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