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王奕超/理解多元存在的性別平權教育

王奕超/大專兼任講師

筆者於北部的高中與專校任教,發現公民教科書各版本依教育部的部定課綱,均有「性別平權」為標題的章節,但部分版本教科書壓縮或缺席「性別多元」論述,少了此面向的介紹,僅算是「兩性平等」教育,實不能稱為「性別平權」教育。

在各版本的高中公民課本中,皆有完整多元性別介紹,也敘述主流異性戀文化與多元性別產生的衝擊;但筆者在相較辦學開放的專科學校中,發現有些版本介紹多元性別之篇幅卻少得可憐,某版本只有在類似「小幫手」的補充欄位出現簡略介紹;另一版本更僅有一小段「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性,與所有的人和平、平等地相處,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社會」,其餘課文完全沒有提及「多元性別」(例如同性、變性、雙性等),更遑論講述帶來的社會衝擊,也因此在教學現場中,部分學生直接反映,既然課本正文未提及,為何老師上課還要講述?也質疑筆者是否為「同性戀者」?!

筆者在課堂中解釋回應,介紹「多元性別」與自己是否為「多元性別者」無關,身為公民教師,必須呈現當前社會多元性別實存現象,每個人因所處環境脈絡不同,有不同的立場,但對於建立平權的社會目標,應秉持「我尚不能認同,但我捍衛不同意見能呈現的權利」,此為教育平等的基本信念,部分版本教課書中,卻未能如實呈現;引述教育學者Paulo Freire在其名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一書中所論:未能真正去除意識形態與成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改革,始終僅是「假慈悲」,「轉化型知識份子」即提醒教育者反省自身與社會的壓迫,成為提供實踐平等機會的教學者,而「去除意識形態」在現實社會中卻很難全面成真,這也是另一教育學者Henry Giroux論述「轉化型知識份子」時,期勉教師不要只做霸權文化的高級工匠,而應與學生共同實踐解構矛盾與對立的賦權教育(Empowering Education)。

因生活經驗與信仰立場的不同,整體社會呈現的就是多元並存觀點,因此平權教育非激化兩派的論述,更非強迫學生改變自己的性傾向或認同,而是藉由認識多元差異脈絡,體認保守傳統的社會發展價值下,主流宰制的社會中,存在對少數差異的壓迫結構事實,在此現代多元社會應發展出肯認(Recognition)差異存在意識,成為平權社會中友善的一份子。

十六世紀前,要世人相信社會是「民主與自由」的狀態,簡直是天方夜譚;二十世紀前,要華人相信「男女平等」的價值,也非普遍家庭能接受;但人類智慧發展至今,應朝向積極呈現彼此的差異,理解多元的存在,走向P. Freire「真慷慨」的平權社會理想,不論偏向支持或反對多元性別,在教育平等的立場上,應提供理解「多元性別」的存在意識,否則少了多元性別的公民教育,僅是「兩性平等」教育,而非「性別平權」教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