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網路假新聞與「大盜選舉」

◎ 王泰俐

早在十八年前美國二○○○年總統大選後,著名學者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 Kellner)就出版一本「媒體奇觀與民主危機」,檢視二○○○年美國大選如何利用影像政治,把布希包裝成一個風格先生(Mr. Personality):粗鄙的言論、經常性失言,以及反智主義,將布希塑造成一個跟一般人一樣的「普通先生」,卻刻意忽略他充滿爭議的家族事業、州長任內的可疑紀錄以及人格缺陷等,最後成就了一場「超級盜選」,不但竊取了選舉結果,更創造了媒體史上的媒介奇觀。

Kellner當時寄望於網路新媒體,希望網路媒體務必挽救民主,終止一面倒的保守傳統媒體奇觀。

十八年過去了,場景換到二○一八年台灣的縣市長選舉,甚至倒帶回兩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或英國脫歐公投,網路新媒體真的帶動進步力量,矯正了扭曲的媒體奇觀了嗎?

非常遺憾地,答案恰恰相反。網路新媒體不但未能扭轉傳統媒體帶來的民主危機,反而因為網路人口遽增,而假新聞、假帳號以及假輿論的操縱成本低廉,更輕易能將選舉的極端民粹以及「盜選」結果極大化,因而釀成更險峻的民主危機。

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各縣市主要候選人在新舊媒體的形象模糊、政策論述欠缺,唯一的話題似乎只剩下所謂的「網路聲量」。有候選人隱藏過去鮮明且威權的政治立場,自我包裝成政治素人,以「陪睡」、「摩天輪摩鐵」、「宮刑」、「梅毒」等粗鄙言論,並結合大量不明網軍的點閱率和留言,創造出在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舊媒體均巨幅領先對手的所謂「網路聲量」,瞬間成為整場選戰的鎂光燈焦點。

許多媒體要求記者肩負新聞點閱率的責任,造成新聞不論真假都要大量報導有關此候選人的消息,以衝高點閱率為終極目標。而當然無需贅言的是其中很多網路媒體的母媒體(報紙或電視)長久以來毫不掩飾的鮮明政治立場,如今再透過網路電子報、社群媒體以及入口網站的多平台擴散效應,扭曲「網路輿論」和「網路聲量」的力道更加強勁,眼看馬上要釀成一場網路時代的「大盜選舉」了。

已有媒體報導,此次縣市長選舉,有境外勢力介入,並鎖定特定的兩家平面媒體以及一家電視台,大規模透過網路、社群媒體以及不實民調企圖影響民意,而相關單位已經著手調查中。這是攸關台灣國安問題的全新形態資訊戰,有關單位如有確實的偵辦進度,應該及時公布給國人知道,以確保選民在選舉前知的權利。

而選民該如何自保,不讓自己手中寶貴的一票成為假輿論下被盜取的祭品? 臉書曾於日前(十月廿二日)在各大媒體刊登廣告,教導民眾如何辨識假新聞十招。這十招中許多招式事實上也適用於辨識假輿論製造出來的「大盜型候選人」。例如「檢查證據」,檢視各候選人從政資歷以來的各項言論主張是否前後不一。例如「調查新聞來源」,要特別留意某些假新聞中未清楚標示就魚目混珠盜用的圖片和影片,尤其要注意被冒用資訊的當事人事後的澄清,因為錯誤報導的媒體經常根本不加以澄清。而「部分有心人士會刻意製造不實報導」,這部分選民很難有資源去一一求證,但是對明顯有違常識的報導或標題,確實需要提高警覺。例如一個立法委員會因為批評某一候選人的言論,其臉書在一夕之間遭數十萬(一度高達六十萬)留言洗版。這甚至已經超過美國總統言論的影響力,常識就可以判斷其真假。而許多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也都是假留言,目的就在引領網路輿論風向,讓持不同意見的人們不敢表態或心生畏懼。

如今在台灣,確實當新聞閱聽人或當選民都很累,連看個選舉新聞都要運用各種招式來一一破解真假。但是,相信沒有選民想讓「大盜選舉」在台灣上演。珍惜手中寶貴的一票,請從杜絕網路時代的假選舉新聞開始。

(作者為台大新聞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