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從中國的「政府」到台灣的「政府」

十月十日,存有複雜的想像。現任總統蔡英文說: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前任總統馬英九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範圍涵蓋中國大陸。昨天,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詢問行政院長賴清德:現在是否為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賴清德說:台美關係向來友好,現在是相對密切的時刻。賴士葆追問:那為何美國不承認中華民國、與我建交?賴清德答:這個意見很好,會傳達給美國,「台灣可以跟美國建交是很好的事」。對多數人來說,中華民國是台灣的「政府」,台灣是一個國家或至少是共同體,領土是台澎金馬,雖然國際主流尚未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中華民國,有交集,也有分歧。

十月十日,存有複雜的想像。現任總統蔡英文說: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圖為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07年國慶大會10日在總統府前舉行,國防部三軍樂儀隊表演花式操槍。(中央社)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名稱裡都有「國」,實際上卻是「政府」。過去,兩者曾相爭「中國代表權」。現在,中華民國作為「中國政府」,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所謂的一中各表,唯一的功能在於,論述台灣與中國同屬一國。既然如此,不論台灣如何民主化,不論台灣人民如何認同台灣,只要主張台灣隸屬於作為「中國政府」的中華民國,在一中論述下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民主台灣將被「合法的中國政府」終極統一。這樣的論述,符合北京的反分裂國家法,卻背離舊金山和約的法理,更背離二三五○萬人之所欲。

中華民國,從「中國政府論」質變到「台灣政府論」,蔣經國已揭開序幕,奧伏赫變發生在民主化。民主化之前,外來政權明知領土限於台澎金馬,卻以反攻神話當作萬年執政的正當性基礎。民主化之後,政權的正當性基礎,明顯來自台澎金馬二三五○萬人,與中國十四億人毫無關係。如此這般,遂使中華民國這個外來的政治象徵符號,逐漸擺脫「中國政府」色彩,轉變為「台灣政府」,憲法增修條文便是這種變化的產物。於是,台灣(台澎金馬)成為國家主體,中華民國是可以政黨輪替的「台灣政府」。然而,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論」,仍有內在矛盾需要解決。

照理說,台灣實施民主,自可依據人民意志制憲,消除「中國政府論」與「台灣政府論」的緊張。無奈,敵視台灣的中國也好,友善台灣的美國也好,異口同聲反對台灣改變現狀,以致台灣這個共同體至今仍只能作為「擬國家」,「中國政府論」與「台灣政府論」繼續僵持。不承認台灣事實上屬於中國,也不承認台灣是一個法理獨立國家,一個規模可觀的經濟體、政治體、軍事體,就這樣在聯合國之外懸而不決,但它的科技產業、經貿活力、戰略重要性又絲毫不可忽視。而外部的懸而不決,連帶影響到民主台灣因為政黨輪替而維持其不可預測性,這是二三五○萬人的共同課題。

二○一六年以來,內外情況都起變化。本土政權完全執政,台灣共識於焉形成。中華民國,維持現狀,但是「中國政府論」向「台灣政府論」位移。川普政府,由於北京片面改變現狀,也以台灣關係法為基礎,增之以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等,對台政策開始與「北京的一中原則」爭奪話語權,乃至展現更清晰的政治軍事行動。最近,川普總統、彭斯副總統,抨擊專制中國霸凌民主台灣,更不啻宣示了所謂的終極統一,已非美國之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選項。台灣共識的深化,小英之維持現狀,因此有了動態的機會與氣壓。這樣的變數,使得今天這個「雙十節」,氣氛較以往特殊。

不到七週的九合一選舉,國家層級的議題並未成為選戰焦點,這也許是地方層級的選舉文化使然。埋首於選舉壕溝戰,疏忽國際大氣候,假使結果造成外部的誤判,將是台灣民主的坎陷。避免外部風險,固是追求正常國家的智慧,但在安全係數之內,每次大大小小的選舉,都不啻是一場「國家運動」,即使維持中華民國現狀,也可以透過民意完成從「中國政府」跨越到「台灣政府」的行程,透過選舉進行的民主革命如果持續不懈,終有機會與國際大氣候共同釀成新的風雲。而當內外皆確立中華民國是代表台灣的「政府」,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那麼台灣這個共同體的國家正常化,也就僅剩最後一哩路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