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大學賺輸專科 敗在「態度」

◎ 梁化鵬

依據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二○一七年大學學歷者平均可支配所得為六十.五萬元,專科學歷者則為六十三.八萬元,外界解讀為這是大學學歷持續貶值的結果。但是從企業用人敘薪觀察,現今企業給予大學畢業新鮮人的敘薪仍高於專科學歷新鮮人,綜合調查結果與實際觀察,其主要差異在於新鮮人進入職場後各自發展的差異性。

大學生養成過程中被訓練成為管理者、規劃者等角色,專科生則被訓練成為操作者的角色。在適當的供需比例分配下,兩者都能獲得良好的發展,經過幾年教改,改變了原來的供需比例,學校提供過多的管理者、規劃者等角色,相對之下操作的人變少了,影響所及,就是目前台灣缺工現象。在如此學用落差下,一方面企業抱怨人力短缺,另一方面卻也不見失業率明顯改善。每每討論此類議題時,最廉價的處理方式就是把教育改革問題拿出來再鞭打。縱然教改有偏誤,也不能立即改善學用落差的現況。根本問題在於「態度」。

為什麼原本新鮮人階段起薪較高的大學生,工作幾年後會被專科生超越?有人會說因為專科生握有操作技術,工作幾年後薪資自然隨著經驗累積而增長。這樣的論點不全然正確,從企業實務觀察,專科學校所提供的技術學習並不全為企業界所需要,也就是大部分的企業對於新進人員,不論是大學生或是專科生,都要重新施予在職訓練,因此大學生與專科生有相同的起跑點。但在心態上,專科生卻比大學生更願意動手發掘問題,也因為如此,專科生更能切合企業需要,在職場上獲得較佳發展。

專科學校教的不是技術,而是一種態度,一種遇到問題「捲起袖子,拉起褲管,做就對了」的工作態度。大學生氾濫已是事實,一味怪罪制度也無濟於事,何不從調整心態做起?

(作者為製造業主管,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