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梵蒂岡與北京的「臨時性協議」

◎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

塵埃落定、薰香消散,九月二十二日宣布(但未披露詳細內容)的聖座與北京「臨時性協議」,將讓中國的天主教徒及台灣的姊妹弟兄納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紙「協議」其實只是梵蒂岡為測試北京的交往意願,而做出的首次讓步。

臨時性協議 教廷盼是「歷史性」

當然,梵蒂岡「期望」該協議是「歷史性的」,但北京完全未見與之相稱的宣傳—對外國媒體雖屬例外,但也不熱烈。似乎北京對於教宗寬大接納由中國指定的「主教」,不希望吸引關注。或許因為進一步的動作取決於中共對逾四十位由現任教宗祝聖的中國地下天主教會主教的認可。

不協調的是,梵蒂岡官方報紙「羅馬觀察報」(L’Osservatore Romano)以天使長的號角及頭版顯著位置的規格,宣告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將是「歷史上的大日子」。為什麼?因為「這份中國與聖座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是歷經數十年漫長及耐心協商才得到的協議」。哎呀,數十年的耐心協商,沒有促成中國天主教徒命運的改善。

聖座官方網站發布的另一份梵蒂岡公報,披露了梵中談判令人玩味的蛛絲馬跡:(一)該「臨時性協議」是「循序漸進和相互靠近的成果」;(二)它「也將就其本身的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性的評估」;(三)它涉及主教任命問題,以及(四)「並為更廣泛的雙方合作創造條件」。

梵蒂岡公報以樂觀的教廷觀點—當然不是北京的—做出結論,就是雙方「共同」期望該協議「能促進一個富有成果和遠見的雙邊對話,並能為在中國的天主教生活、中國人民的福祉及世界的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羅馬觀察報」預見到「截然不同且彼此對立的詮釋將層出不窮」。無疑的,由於沒有公布協議細節這個可以理解的原因,教宗方濟各已被中國與香港天主教徒如此這般的「詮釋」所傷。而我料想,梵蒂岡在未來幾個月,也將出現自己與北京難以克服的「截然不同且彼此對立的詮釋」。

九月二十六日,教宗以長達六頁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回應懷疑者。在真誠辯解中,教宗方濟各對過去七十年來中國教會所忍受的苦難流露情感,並對他們在試煉中見證的忠貞與堅定感到敬佩;然而,他隱晦提及在中國教會內,那些為了堅持信仰而備嘗折磨、才智遭剝奪,以及殉道的信徒,與那些因痛苦難以承受而妥協者之間深切的憤恨與敵意。唉!妥協者將他們的基督徒生命表現為由薰香、黑袍、聖禮與蠟燭構成的「記憶博物館」,未體認到「同胞盼望他們更矢志於謀取共善」,且忘了將他們的生命活成天主教徒的樣式。他祈求中國的天主教徒「超越個人的偏見、團體及群體間的對立」。而中國教會內部和解的起步就是化解主教間,亦即政府任命的主教以及地下教會雙方的緊張。

教宗撤銷絕罰 北京的一大勝利

讓教宗方濟各撤銷對中國共產黨任命(未經梵蒂岡祝聖認可)的七名「主教」的絕罰(excommunication,亦即開除教籍),是北京的一大勝利。根據教宗方濟各對記者的言談,中共似已同意梵蒂岡可「否決」未來的被任命人,以為回報,但此語焉不詳。教宗方濟各堅稱「不是(政府)任命他們,而是對話。但教宗任命他們,這點必須清楚」,該事實明確顯示這是一種默契,而非任何書面「臨時性協議」的一部分。

讓教宗方濟各撤銷對中國共產黨任命(未經梵蒂岡祝聖認可)的七名「主教」的絕罰(excommunication,亦即開除教籍),是北京的一大勝利。(法新社檔案照)

不過,九月二十八日從羅馬外流的消息令人深切沮喪。北京企圖將剩下約四十名迄今拒絕共產黨「領導」的天主教主教全數除去或使其退休。因此,在該「協議」之下,國家任命的「主教」將從教宗接受哪一種的「領導」,要留待進一步的「對話」。

教宗所暗示的「對話」,「需要時間並以雙方的善意為前提」。方濟各引述古代耶穌會中國傳教士利瑪竇神父給他中國朋友的牧靈文集「交友論」的忠告:「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方濟各接著對中國信徒解釋,他「仔細檢視每一位」被開除教籍的主教之狀況,他說,「我獲得許多具體的徵象與見證…,包括從傷害教會共融的主教那兒,」最後他與他們修好,但是有條件,「我要求他們,藉具體與有形可見的行為來表達與宗座及遍布全球的教會所恢復的合一」。

教廷新聞室的聲明則較為低調。(該聲明說)這項協議「並非進程的終點,而是個開端」。這句外交辭令意指教廷有自己不同於協議文本的進度基準時間表,無疑的,包括恢復教籍的主教「其具體與有形可見的恢復合一行為」的真誠性。倘若未達基準,進程就無法向前。新聞室坦承,「這關乎對話、雙方有耐心地互相聆聽,即使彼此來自非常不同的立足點。」換言之,教宗對於教會的目的論指向(teleological aims)堅守本位,與中國共產黨的極權主義目標形成強烈對比。

愛國天主教徒 表態擁護北京

最後,教廷新聞室向台灣與其他懷疑者再度保證,「協議的目的不是政治性質(亦即『外交上的』),而是牧靈性質,讓信友們擁有與羅馬共融、同時也受中國當局承認的主教。」遺憾的是,這份公報是由梵蒂岡與北京兩造的外交部所擬定,凸顯雙方會談的「外交」本質。「主教任命」的真正談判,對手應該是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NARA),該單位直屬於對中國天主教徒行使直接權威的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那麼,中國的「愛國天主教徒」如何回應?他們直截了當地表態擁護北京。九月二十三日,NARA官網張貼「若干」天主教愛國會(PCA)發言人的聲明,重申PCA將「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原則,堅持中國化方向,堅持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為此,PCA願意「在獨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同各國天主教會的友好往來」。聲明沒有提到與梵蒂岡的共融合一,也未見對教宗的寬容有「具體與有形可見行為」的感恩跡象。

不知何故,梵蒂岡似乎搞錯對象,與不適當的官僚機構進行主教任命的判談。確實,沒有跡象顯示聖座未來能夠任命任何主教,抑或他們是否只能認可黨欽點的主教人選。鮮少細節被公開。

這個「歷史上的大日子」最為詭譎之處,是「羅馬觀察報」的歡聲雷動竟絲毫引起不了中方的關注。中國外交部網站(純中文)的聲明只輕描淡寫地提到,該「臨時性協議」乃關於「主教任命」,以及「中梵雙方將繼續保持溝通,推動雙方關係改善進程繼續向前發展」的含糊共識。有一些對協議的褒揚(引述義大利知名人士與若干愛國的中國「主教們」),出現在「環球時報」英文版網站,中文媒體則付之闕如。中國外交部的中文網站只發布兩句極為敷衍的聲明,表示外交部副部長王超和教廷與各國關係部副部長卡米萊利舉行會談,並簽署「臨時性」協議之類。

梵中和解 現在「只是個開端」

對台北而言,重點是什麼?「中華民國」與聖座的關係,短期來看似乎是安全的。由於已放棄任何企圖讓北京認可地下主教與聖座共融的要求,除非教宗準備第二次開除中國任命主教的教籍,否則梵蒂岡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將是教宗方濟各的最後談判籌碼,因此,梵蒂岡與北京的和解,現在「只是個開端」。鑑於來自台灣幾乎全體教會的強烈壓力,以及香港教區樞機主教陳日君的疾聲反對,同時顧及全球非天主教媒體幾乎一致否定,在看到中國剩餘的忠貞天主教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獲得重大的新自由、大大小小的迫害告終之前,教宗方濟各不可能與北京發展進一步關係。

無疑的,尊者達賴喇嘛或可建議教宗應該寄予希望的基準類型。例如,中國共產黨積極介入「轉世重生」的佛教傳承制度,並強調下一世達賴喇嘛絕對必須轉世於中國的主權領土境內。同樣無庸置疑,新疆不少伊斯蘭領袖也可向教宗概述共產黨如何精心策劃,體貼地為數以萬計的維吾爾族穆斯林興建度假村、夏令營,以及提供「職業訓練」的避靜場所。

一言以蔽之,教宗方濟各只能期望中國地下天主教會信徒的境遇,不會惡化到西藏佛教徒或維吾爾穆斯林的程度。他肯定不會看到中國天主教徒獲得任何新的自由,因此他將無法邁向正式的「外交」關係。教宗也必須細思聖座過去曾與迫害其他宗教的獨裁政權妥協的不幸歷史,而要革除不敢挑戰統治政權從事的迫害或其他作為的天主教徒。

台梵關係未來走向 美方關切

最後,過去幾個月以來,川普政府對於台北的正式外交關係遭到侵蝕出言警告,指責若干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在撤銷對「中華民國」的承認,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沒有將台灣的「現狀」納入考量。二月間,羅馬「晚郵報」(Coriere della Sera)的專欄作家指出,「美國國務院一名代表」警告梵蒂岡,與中國談判的「保密與缺乏透明」,「將使你們在西方媒體付出資訊戰的代價」。顯然,美國國務院對此已關注多時。我料想川普的白宮及其駐聖座大使,已在台梵關係上扮演更直接的角色。

(作者譚慎格為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魏國金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