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美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隨著中國加緊威脅台灣,美國也更不在乎北京的抗議而加碼了過去所沒有的象徵性行動,包括海軍陸戰隊進駐AIT內湖新館。(資料照)隨著中國加緊威脅台灣,美國也更不在乎北京的抗議而加碼了過去所沒有的象徵性行動,包括海軍陸戰隊進駐AIT內湖新館。(資料照)

針對中國施壓美國航空公司對台灣去國家化,白宮與國務院多次聲明,強烈反對中國對私營企業發送威脅訊息。言下之意,不論美國航空公司是否屈服,美國政府的立場就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中國不能將「政治正確」強加於人。可以說,北京對台灣步步進逼,徒然刺激了美國對台政策走向戰略清晰,兩艘軍艦自由航行通過台灣海峽,且到台灣東岸外海與航母會合,這樣的具體行動已經勝過外交辭令了。

而有關二○一九國防授權法案,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指出,關於美國醫療船可能訪台或高層交流等條文,美國政府已經可以在現行的「台灣關係法」下進行,所以國防部需要檢視國防授權法的條文是否加入新元素,或者只是支持現有政策。由此可見,四十年前制定的「台灣關係法」,因為中國執意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已經導致美國逐漸從寬解釋該法的內容。而且,還可以藉此體會到,「台灣關係法」制定當時,美國各界對停止承認中華民國之後的台美關係,早有進可攻、退可守的高瞻遠矚。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外交政策,必須要有禁得起時間空間考驗的深謀遠慮,「台灣關係法」堪稱值得台灣學習的典範。

從今回顧,「台灣關係法」妥為處理了兩個問題,一是,當「中國代表權」由ROC轉到PRC之後,台灣的主權並沒有隨著移動,美國只認知到北京的宣示但堅持自己的立場;二是,除了促進台美人民關係,也規定了對台軍售為象徵的台美「準同盟」關係,這一點北京心知肚明,所以持續抗議到現在仍不罷休,但隨著中國加緊威脅台灣,美國也更不在乎北京的抗議而加碼了過去所沒有的象徵性行動,包括海軍陸戰隊進駐AIT內湖新館。儘管如此,「美國的一中政策」,還是基本上滿足了「北京的一中原則」,至今不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於是,在美國的外交體系中,台灣目前處於形式上不是、實質上卻是主權國家的狀態。面對中國挑戰,美國要協助防禦的對象,是這個國家的實質甚於形式。在國際行動場域,美國未必賣命協助台灣正名,但是對於台灣的主權與安全,則從來不打馬虎眼,甚至不惜從事預防性軍力展示。川普上任以來,國防部對台政策的發言次數與強度明顯增加了,背後原因不言而喻。

一九九九,「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被用來定義兩岸關係。但北京並不接受此一事實,不斷加大武力威脅來阻撓台灣國家正常化,且以窮台、惠台等經濟戰培植台灣的經濟統派,以彌補政治統派的快速式微。由於中國揚起的煙霧瀰漫,兩岸關係遮蔽了許多人的視線,忽視了台灣與美國的另一種「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台美「準同盟」關係,並沒有矮化台灣為美國的一部分,更無意併吞台灣。這種「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在目前的國際現實之下,符合台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不必然阻礙台灣的國家正常化。台灣推動國家正常化的有識之士,或可深刻體會並創意運用這種關係的動能,讓台灣通過台美關係持續升級、融入印太戰略夥伴的路徑圖,強化台灣的軟硬實力以擺脫來自中國的主權糾纏。

日前,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談及印太戰略時特別指出,台灣在戰後的經濟和民主發展,讓台灣成為高科技產業引擎。此話言簡意賅,道出了台灣的堅韌實力,乃是基於經濟和民主。然而,經濟和民主這一對輪子,近年來前進的步調並不一致,經濟疲弱與民主躁動形成兩個低谷。於是,經濟問題讓北京有機可乘,也讓具有相對剝奪感者對民主動搖信心;而民主的民粹氣氛、網路酸民,也讓投資就業難以恢復良性循環。如此這般,小英政府的改革銳志,竟因社會不安氣氛而動輒得咎;對外也難以大開大闔,因應地緣政治的有利變化,穩健鋪陳國家正常化之路,從而化解來自內外的不正常後扯力量。機會在前,挑戰在前,就看小英政府如何為所當為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