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毛公鼎 曲線與銘文

◎ 呂清夫

最近故宮院長換人,其「台灣化」的經營理念引發熱議。以全球的博物館而言,實在很難想像有所謂在地化的現象。你到大英博物館不會覺得有啥英國色彩,讓你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中國的《女史箴圖》:到羅浮宮也不會覺得有巴黎的味道,讓你過目不忘的反而是義大利的蒙娜麗莎。

故宮人士以故宮《翠玉白菜》為例,說是未來會希望研究員把歷史脈絡放在前面,從社會脈絡來解釋《翠玉白菜》為何作嫁妝?把展覽和社會情境緊密結合,他們並批評過去展示時只會著重在玉器雕琢的細緻,然而,雕琢細緻是否多少牽涉到文物本身的審美問題?所以今天的「台灣化」是否意謂知識化呢?大家是否重視知之者,而尚未進入好之者、樂知者的境界?

我們對於古物古蹟通常比較忽略審美價值,我們考量的常限於古物古蹟夠不夠久遠,但在國際上還會明白的揭櫫審美的條件,這樣才能使民眾樂此不疲。故宮從它典藏的內容來看,應該屬於藝術博物館。很可惜的,民眾看到《翠玉白菜》如果只注意《翠玉白菜》曾經作為嫁妝等問題,那就無關審美了。

在中國美術史權威蘇利文(Michael Sullivan)看來,故宮的毛公鼎價值在於它的優美曲線,它在一九六一年赴美展覽時,曾在故宮人員的要求下,將其銘文拓片貼在旁邊,卻沒有附上解說,故宮人士雖曾多次建議要有說明,但最後還是沒有被美方所接受。從中可以看出台美不同的展示觀點,「美方主要是從造形與風格來欣賞,但故宮方面則是將之視為考古或歷史的角度研究。」(政大吳淑瑛論文)

故宮如要走向國際化,這個審美議題就不得不重視。我們的教育體系並不積極培養民眾的審美能力,所以有不少人對於自己的文物之美也不太會注意,看古物常停留於知之者,碰到古蹟就想到利益,寧可拆掉寶貴古蹟,也要改建大樓,因之我們的古蹟經常「自焚」,這樣哪來美麗的文物?

英國的漢斯.斯隆(Hans Sloane)曾經摩頂放踵,蒐集了七萬一千多件文物,那是有心人一生的心血。他謝世以後悉數捐給國家,起先在現成的蒙塔古(Montague)大樓展出,後來不敷使用,才興建了大英博物館,故宮北院也是先有博物才有館。羅浮宮連建館都不要,只要舊皇宮的再利用就好。現在故宮南院說要興建琉球館、葡萄牙館等,動輒燒錢數十億,問題是我們已經有相關的文物了嗎?

(作者為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