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歡迎愛沙尼亞前總統訪台

藉網路重生,用數位治國

◎ 賀陳旦

本週四、五(十九至二十日)在世貿會議廳,APEC在台北舉辦一場數位創新論壇Digital Innovation Forum(DIF),邀請在網路應用上有創新貢獻的國內外專家,其中一位是前年甫卸任的愛沙尼亞總統Toomas H. Ilves先生,領導該國開放政府的作為,以及E國克服地緣環境的突破作法,更值得台灣人重視!

E國人口僅一三五萬,長年被視為蘇聯附庸國,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拆除,蘇聯解體,一九九一年E國重獲獨立,可說是二十一世紀前夕出生的新興國家,他們善用科技後發優勢,在網路時代急起直追,I君執政十年更把E國帶領為全球數位治理的典範。同時,E國在強權鄰居旁自衛自強,又藉數位科技發展創新事業,快速成長為高GDP的已開發國家。

台灣的地理處境與E國相似,都有不友善的強國為鄰,我們既有的ICT基礎也具備相同的產業發展機會。這些年開放政府也成為施政方向,但是整體成績仍然有限,此回向世界取經,就看我們願不願意把「藉網路重生,用數位治國」的E國經驗,用國家級規格來傳承?而I君擔任十年改革舵手,正是我們最佳的請益教練。

台灣可以向E國借鏡之處很多,I君領導下的E國,在二○一四年推出「數位居留(e-Residency)」計畫就是一例。該計畫歡迎世界各國的自然人或公司成為該國非常住的居民,可以享有行政簡化或融資上的協助,也可以是理念上認同E國,而無須有任何義務,迄今已有約四萬位e類自然人和五千家公司(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專業人士,如日本安倍首相也是E國的eR)。

這種類虛擬的居留身分,正是網路世界的特性。個人互相投緣的網友結合成社群,不時交流意見,漸漸形成公民力量。國家也是如此,被世界主流媒體忽略的小國,也可以尋求超越國界的認同,不一定要用國家名義參與傳統國際組織才能發揮影響力。在網路時代用更寬廣、更靈活的定義看待主權和國民,就可以用更多元主動的方式,爭取國際認同。對台灣來說,eR設計會是從E國學來特別寶貴的一課。

進而,E國的治理制度,對我們台灣的意義,不應該只停留在執行層面,更要擴充到網路時代的歷史意義。相對於專制或金權社會,網際網路帶來的是解放、自主,甚而分享與合作,台灣的自由和民主正是滋潤網路社會的沃土。這一次我國民間團體承APEC之名,邀請各國高明之士來台灣,提醒世人,沃土之上,網路還可以激發出更多自由創意的美好果實。

同樣在歷史的此刻,海峽對岸的中國把網路應用推往另一個極端,「習政權」充分運用網路和數位科技無遠弗屆的能力,對內打造全民全面的維和控制,對外用銳實力(Sharp Power)磨利經貿武器,擾動世界秩序。這種封閉、破壞和一元價值的網路社會是違反人性,是沒有出路的死胡同。

海峽兩岸對網路應用的抉擇,對數位社會的態度,對照愛沙尼亞二十年網路立國的傳奇,此次DIF邀請該國前總統Ilves先生來訪,等於是為數位發展做歷史見證,台灣也從此在網路世界重新定位。歡迎Ilves總統!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