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筆和劍

二○一八年四月間,國際筆會在斯洛伐尼亞的小鎮布萊德舉行和平委員會議。「反對戰爭」是焦點話題。中國的大數據問題以及劉曉波的死亡都在會中引發議論,自由與尊嚴受威脅的中國情境,劉曉波之死留下永恆的傷疤,在在引起關注。筆和劍,和平與戰爭,自由與壓迫,喻示著文化的政治情境。

國際筆會(EPN international)是成立於一九二一年的一個非政治、非政府作家組織,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A類地位,…無論政治或觀點如何;為言論自由奮鬥,並保護作家免受政治壓迫,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有一四九個分會,約有二萬五千名會員,是詩人(poet)、劇作家(playwrights)、編輯(editor)、散文家(essayists)、小說家(novelists),PEN即為首字縮寫。

中國因為幅員廣大,曾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分會,中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筆會於一九五九年復會,後來對外改為中華台北分會(Taipei Chinese Center)。一九八七年,一群台灣作家曾組成台灣筆會,惜未獲加入國際筆會,後來也無活動,但現在也有台語作家筆會,若以語文的條件或能加入國際筆會,能彰顯台灣的作家形貌。

獨立中文筆會是二○○一年,一群流亡的中文作家和一些中國國內作家、海外中文作家結合的組織,對中文作家或中國作家受到政治迫害,積極聲援。二○一七年,更與瑞典筆會、維吾爾筆會和藏人海外作家筆會舉辦「四筆會平台國際會議」,以「尋求共識空間──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在瑞典的馬爾默,集思廣益。

中國自六四以後,因國際筆會關切中國人權、作家被迫害,不熱中參與國際筆會年會,幾同脫會。這應是中華民國筆會發聲、介入的時機,可惜已習慣以Chinese Taipei身分出場,而且被獨立中文筆會說:常出席年會開幕的第一天後,就不見人影,明哲保身?也未關切作家受迫害的言論自由課題。對於中國打壓作家的狀況,不像獨立中文筆會一樣關切。

在台灣的這個國家,從中華民國到中華台北,就是拒否台灣,寧屈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仍不共同努力建構自我主體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許多作家流亡在海外,以獨立中文筆會為自由發聲,顯示了筆會PEN的宗旨與作家精神,台灣的作家是否也應該彰顯這種宗旨與精神?!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