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訪》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談高教:掌握「國際移動」人才 不必唱衰台灣

記者黃以敬、林曉雲/專訪

台灣高教面對少子化壓力,又有中國對台三十一項方案、「百校千人」計畫等統戰搶人、搶生競爭;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強調,人才國際移動及競爭無法避免,必須警惕,但不能一味唱衰台灣,造成高教與社會不安,台灣學生出國進修增加,但外國學生來台也在增加,學者應出國歷練,但也有學者想回台灣找教職;重要的是實際數據及趨勢變化要掌握,相對要提供更正確的國際認知,尤其台灣在許多領域其實有國際領先地位及優勢,找出亮點可以面對競爭。

他並建議,政府及學界可更正面引導國際移動,擴大提供公費生名額,幫助學生國際化,也能回國貢獻;而學者到中、港等地多是短期契約,台灣可創造更多職缺,例如境外生納生師比增加大學教職、鼓勵開境外班招國際生,且善用少子化超額教師,教師高齡化退休可多招年輕學者銜接等,也要務實提升國內高教真正國際化,一則營造學者、台生回流機會,二則提高國際人才來台的吸引力,力求危機化為轉機。

提供正確國際認知 找出亮點面對競爭

Q:內有少子化,外有國際及中國搶人,如何看待這些內憂與外患?

A:國際競爭一直都有,中國近期加強力道及誘因,明顯有其政治統戰目的;但我很不喜歡看到外界不斷唱衰台灣,造成社會大眾對台灣高教諸多不安,這些是不負責任的。

人才的國際交流及移動也是必然,年輕學者到各國累積經驗及實力、人脈等,是應該的,學生出國進修也須鼓勵;以教部統計來看,台灣有約六萬多學生在世界各國留學,每年有三萬多人申請留學簽證;中國則號稱有上萬名台生到中國念書。

相對地,到台灣的外籍生也在增加,統計有十一萬七千多名境外生;國際流動不用過於驚慌,但須警惕,更須掌握正確數據及趨勢以作因應。

因經濟發展及家長想法開放,出國留學年紀延伸到高中生也是必然趨勢;大家可能只注意到申請西進中國在增加,但其實前往歐美也有增加。目前很多是某些個案被放大,政府及學界須更確實掌握國際移動的實際數字及趨勢,才能更正確作出因應。

大家可能只注意到申請西進中國在增加,但其實前往歐美也有增加。目前很多是某些個案被放大,政府及學界須更確實掌握國際移動的實際數字及趨勢,才能更正確作出因應。(本報資料照)

以中山大學為例,去年有一二二四名外國學生,已增達全校學生的十二%,其中國學生二百三十人,主要是歐美學生逾半且在增加,台灣高教應是歡迎中生就讀但不依賴,更要追求的是真正的國際化。

中山有五百多名教師,今年則僅一人要去中國;但也有老師想要從中國回台灣,找更穩定教職及較開放、自主的學術環境。

科研與產業形成聚落 有助攬才

Q:相較積極來台招生搶人的香港、中國等,台灣優劣何在?

A:台灣是小國,自然資源不多,重要是有優質人才,國際會搶人是可預期。但這些人才也是台灣教育出來的,顯示高教是有實力。

國際移動較多通常是三、四十歲的年輕學者,一者是擔憂少子化造成教、研職缺減少的不安全感,也有免不了受到中國刻意祭出高薪及中國市場較大的誘因, 加上語言文化接近,但其實中國、香港很多是僅二至三年的契約關係,不穩定性更高,國際比較應要更看整體環境。

台灣的高教環境其實較有品質,且社會是自由開放的,校園是民主的,自由沒有干擾的學術環境,都是優勢。

更有個優點較少被提及,台灣雖是小國,卻有相當多樣性的產業及社會環境,取得資源方便,產業應用較易連結,大學教授在研發能量上可有更多資源和實踐機會。

在台灣,北中南都可形成科研與產業聚落,各種研究都可就近找到產業相關配合及支援。以中山大學為中心,畫一個半徑五十公里的圈,就有南科園區、半導體、化工、機械、軟體園區,高雄更有全球領先的日月光封裝測試;談到人文社會研究,有那瑪夏、哈瑪星等等多元社區、族群可研究,還有大銀行可做金融研究等。

在美國,談半導體必須在加州矽谷,金融則須到紐約華爾街,美國在佛羅里達州希望創造出「光谷」 推動光學研究,但就面臨周邊材料取得及產業配合的不便性;又如香港,大家想到金融、國貿,但論及理工科學,要找產業支援則有很大難度。

曾有老師去香港教書,研究半導體鍍膜,在台灣花一百萬可買的機器,在香港須向歐美買就要六百多萬元,且無維修人才,這是社會大眾較不清楚的比較,而這種問題也存在於中國。要做國際及兩岸比較,必須更廣更深去看問題。

學生出國念書也是一樣。學生和家長選擇中國大多考慮語文相近及看好就業市場;但也要小心中國的大學教學良莠不一,且不要輕忽台灣高教教學是有相當品質,許多特色領域的國際聲望也比中國好,未來到歐美深造會更加分。重要是除了國際排名,大學更要找出自己的亮點及強項去作強調,爭取學生的正確認知。

中、港教職採契約聘雇 兩、三年後就不聘

Q:教育部已有彈薪、玉山學者、深耕計畫等資源投入高教,科技部除對研究員加薪三%,也推哥倫布計畫等青年人才補助案等;高教待遇、環境應有改善成效?

A:台灣的大學教授基本月薪七至十萬,平均應不比中國的大學薪資少;但中國要刻意重金扶植重點大學高薪搶人則是另一回事。倒是香港的高教薪資普遍是比台灣高約三倍,但物價較昂貴,且須注意是,中、港教職都是契約聘雇,很大機率是兩、三年就不聘了,台灣教師要真正找到長期教職的很少。

近期就有教育所學生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去了中國,但兩年後就很積極要找機會回台灣。

在台灣,以彈薪計畫為例,中山對優秀的教師月薪多則可以加到三萬,國外延攬還可加房屋津貼一至二萬,副教授的年輕學者月薪七萬加上這五萬,就有十二萬,相當於正教授,而努力的教師,研究經費更豐富,國際比較未必不如。

但高教資源須更用來獎優汰劣,評鑑必須做。科技部、教育部對高教資源運用應更信任大學、制度鬆綁;而且彈薪不能只限對個人或對年輕者,也要鼓勵有一些年資或成就者,且更要獎勵團隊。

中山就有三十%經費用來鼓勵跨領域及團隊研究。例如海洋科學系有教授團隊做海下探測、無人載具可下探二千六百公尺,都是台灣MIT自製,馬達或手錶等在陸地可用,但到海下可用,價值就多十倍;5G、PM2.5霾害研究也都屬全球領先,這些團隊加以鼓勵,研究獲企業合作,就會為學校創造更多回饋。

擴大公費生制度、放寬招生限制

Q:危機可化轉機?建議台灣高教如何更做結構性改變,提升競爭力?

A:國際競爭或流動不必太害怕,但要正面去引導,且要思考如何讓在國際歷練的人才,最後會回台灣服務,就算在國外開枝散葉,也要更對台灣有正面效益。

例如,國際「公費生」制度應擴大,且訂契約回國服務,政府來引導學生及學者到國際進修或研究,二至三年後可回國服務,諸如生醫、綠能重點領域,可把國際先進技術帶回來。就算留在國外就業研究,也可回來指導,協助產業升級、人才培育。

政府也要給學校更大彈性招生,國外招生可加速錄取,入學方式要更多元。境外生也應納入大學生師比,更鼓勵國際招生。

又如少子化造成教師超額,可鼓勵到國外開境外專班招生,把少子化問題,轉變成高教國際化助力;許多歐美知名大學,就紛紛到亞洲找大學合作招生;國內研究型大學可多試辦。

更重要是,國內要創造更多職缺及優質環境。例如公私立大學很多都是聘兼任教師,政府可要求或鼓勵多聘教師,給年輕學者更多機會及安全感。

中山大學部分學院有約三分之一教授工作滿三十年,可能陸續退休,學校將提前三至五年就開始延攬年輕老師,雖然短期會有兩份薪水的負擔,但可有更充裕時間尋才,而且新、舊老師可有幾年合作時間,教學和研究更世代交替、無縫銜接,對學校長遠還是有利。

大學的整併、退場須更積極推動,讓高教資源更集中應用、獎優汰劣,而非雨露均霑。

大學則須自我提升國際競爭力,中山有學院近年聘請國際師資已逾一成,大量開出國際及跨領域課程,校務基金更提列一億元鼓勵老師帶學生去創新創業。找出亮點、強調特色,台灣高教近年也在努力升級,應多給掌聲與支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