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搶救流浪博士 解決根本問題

◎ 賴振昌

中國祭出對台卅一條後,招募台師(博士)動作非常積極,此次東莞學院來台搶教師更是侵門踏戶。我們除了譴責中國統戰以外,必須承認:如何增加台灣大量流浪博士的就業機會,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建議將現有教師分三個年齡群來思考。

第一類是瀕退者,可給予優退誘因,鼓勵提早退休。一位資深教師的薪水,約可聘用一.五個新進老師,優退給付並不會增加政府負擔,而可以把工作機會讓給年輕者。且瀕退人員多有月退俸待遇,經濟壓力較小,勸退難度並不高。

第二類是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具有業界經歷後進入學術界者。這類人員是最具有轉業潛力的一群,正值壯年且距離退休仍有一段時間,比較容易被業界所接受。教育部應訂定具體的輔導轉業辦法,並成立專責的媒介單位,有效地把高階人力資源注入社會各個領域。

第三類則是卅五歲到四十四歲,教學年資不到十年或流浪博士者;這類人員處境最慘,往往是各校優先裁員對象,但他們常常也是上有父母、下有幼兒,房貸還未繳清,經濟壓力最沉重的一群。教育部應設法「以工代賑」,針對年輕學者研究能力正強的特質,責令國家教育研究院速推出幾個大型研究計畫,吸納這一批失業的學者,可減少社會問題,並提升我國研究水平。

至於經費,以教育部每年二千五百億的預算規模,只要各單位檢討、杜絕浪費二%,即可挪出五十億元。若以每位資淺教授的人事及行政費一百萬元估算,就可提供五千人支出所需,不必去排擠其他經費。此大型計畫可以十年為期,因為十年後已有一批老的教授退休,配合新進博士生的供給控管,市場高階人力供過於求的現象就可舒緩。且這個計畫也不會成為無底洞,造成國家永遠的負擔。

以上建議就是將現有大學教師失業的問題,透過不同分類的群組,依其特性分別提出不同的增加年輕、流浪博士的就業機會。

一個博士失業可以說是學非所用,個人要自行承擔;可是成千上萬個博士失業,就絕對是政府的責任了!

(作者為前臺北商業大學校長、台聯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