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拚經濟讓勞工真正加薪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以來不斷呼籲企業加薪以解決低薪問題,日前更宣布逐步將公務機關外包派遣工、約聘僱人員月薪調升至三萬元,預計有一萬六千名勞工受惠。另外,金管會亦將在明年六月前公布上市櫃公司「平均薪資費用」偏低,且與其經營績效顯不相當,排名後五十%之公司名單。賴揆密集推出一系列激勵措施,或許能短暫改善部分勞工待遇,但可否徹底解決低薪與實質薪資倒退的結構性病灶,值得深入探討。

從賴揆的種種作為看來,拚經濟顯然已成為內閣的施政要務,除了延續小英總統的五加二產業轉型與創新,更頻頻以積極措施致力於解決低薪,以及影響企業投資的「五缺」(缺地、缺水、缺電、缺工、缺人)問題,盼能解開台灣GDP、所得與就業的停滯困境。坦言之,政府率先提高公務機關外包派遣工、約聘僱人員之薪資,民眾固然樂觀其成,但也必須質疑,此舉能否發揮帶頭作用,引發民間企業的加薪潮,讓台灣擺脫「22K」的惡名。事實上,受僱者薪資的高低牽涉勞力市場的供需,企業營運績效,以及相關法令規定,必須各方條件具足,方可發揮提高勞工所得的綜效。其中,市場機制是資本主義的重要基石,傳統的看法認為市場機制可透過供需力量使價格趨於均衡,達成資源最有效的配置,政府的力量不應介入,才是資本主義的真諦。不過,企業與勞工的議價能力並不對稱,實際的市場常有失靈與無效率現象,因此仍須仰賴官方力量介入,以導正市場朝向均衡。

目前我國官方提升薪資的做法:包括道德勸說,呼籲企業幫員工加薪,分享盈餘,盡到社會責任;以及在政策法令上,調升基本工資,並研擬「最低工資法」,且對加薪企業提供減稅或補貼獎勵措施。然而,薪資所得能夠真正提高,主要仍取決於經濟成長與產業發展的內在能量,官方做法是以道德與法令政策為工具,乃是外部施加的壓力,並非來自企業自發性的作為,揠苗助長的結果,加薪可能只是假象,所得的改善恐怕將趕不上通膨,造成實質薪資的縮水。故而,提升薪資的有效方法,就是促進企業投資,再度打造台灣價值供應鏈的產業生態,方可提供優質工作機會,提高勞工的薪資。

然而, 實際狀況卻是,企業對投資台灣缺乏信心,十多兆元的資金外流,投資擴廠的力道疲弱,對勞動力乃缺乏強力需求,薪水自然難以提升。其實,台灣的人力素質高,基礎建設完備,資金充沛,生活環境亦相當友善,基本條件優越,企業投資腳步猶豫,主要癥結在於缺乏信心。何以致此?例如「五缺」不解,企業永遠難以加大在台投資。令人憂心的是,賴揆確實戮力解決,具體作為亦不斷推出,但無論如何,現實情況一直令人深感不安。以電力為例,在政府的「二○二五非核家園」路徑圖中,核能降為零,綠能用電增加為二十%,燃煤三十%,再加上五十%的天然氣,堪稱是一幅低碳能源轉型的美麗圖像,卻忽略了實際執行的成效,以及轉型期的過渡性配套,乃使此一能源轉型路徑有如文青不食人間煙火的浪漫情懷。綠能目前占比僅約六%,太陽能與風電仍處於萌芽階段,如何在七年內跳升為二成?而離岸風電擁有上兆元商機,卻因時間緊迫,竟多數淪入外商手中,未能藉此建立本土風電的強大供應鏈。遑論各地補強電力缺口的燃煤電廠由於空污的指控,面臨無法擴建的民意壓力,導致近年台灣電力供應險象環生,被國際貼上缺電國家的標籤。

近年的台灣,不僅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國人對國家建設與經濟發展更充滿無力感。民粹氛圍高漲,政客缺乏擔當,兩面討好,導致環評被無限上綱,抗爭頻仍,投資設廠、都更被妖魔化,而圖利一頂大帽罩頭,對企業轉型研發的降稅、補貼更是寸步難行。而公共工程標案多數取決於價格而非品質與效率,公安與便捷性堪慮。總之,沒有蓬勃發展的經濟,成長必然停滯,加薪徒然成為畫餅;政府伸手救援,只是美化了表面數據,不能真正解決低薪問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