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前校長楊泮池因學倫問題,揮淚以不尋求連任止爭,沒想到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千挑萬選,竟選出一個爭議更大的管中閔。以校長的功能來思考,校長應是學院與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樑,國立大學校長更是負有說服政府,爭取最大經費的責任。台大看上一個政治色彩如此極端的人物,若非托大自認反正政府奈何不了台大,就是毫無現代大學的概念。果然管中閔當選後立刻激化藍綠,加上管爺到處留小辮子,雙方各不相讓,最後終於演變成蔡政府執政以來最嚴重的藍綠對決。
固然藍綠涇渭分明,但依台灣政治正確的文化,決戰點一定要緊抓住技術面,技術面站不住腳就開始打模糊仗。針對各項爭議,過去一百多天管中閔相應不理,不顧各界殷殷期盼,從不針對爭議給個說法。這個策略其實十分成功,讓瞻前顧後的蔡政府自行失血,果然折損了一位部長,兩位次長倦勤。等到新部長上任後正式拔管,挺管者早已蓄勢待發,一場以大學自治為大纛的混戰正式上場,發動所謂「新五四運動」。
有了這面「正義之師」的大旗,管中閔一改作風,唱作俱佳,又是哽咽,又是老母的眼淚,斥責執政黨吃銅吃鐵吃台大。其實台大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真正長期吃人吃錢吃政府的是台大,原本以為只要內部搞定,政府就要買單,這次卻意外踢到鐵板,就算對管沒有看法,確實讓不少生為天之驕子的台大人不習慣,惱羞成怒,絕不退讓;而另一陣營,原本依蔡總統個性,也未必想去捅這個馬蜂窩,勢必有內部無法消解的壓力,遲遲不決,拖了四個月才做出處理。
諷刺的是,大學自治這塊招牌是綠營自黨外時期就開始扛的招牌,長期以來對抗的是黨國禁錮的思想,而為獨裁者倀,正是那些官派校長。例如七○年代台大哲學系事件的校長閻振興,打壓八○年代校園民主運動的孫震,九○年代獨台會案的清大校長劉兆玄,族繁不及備載。
其實進入九○年代後台灣社會已漸漸民主化,但仍爆發獨台會案。清大面對排山倒海的學生抗議,校長劉兆玄仍然表示學生運動已偏離原先的主題,校園不能包庇犯罪云云。如今為了挺管,竟然有臉消費獨台會案發表「清華宣言」,龍應台還興奮不已,說是捍衛學術自由的傳世文件。遠的不說,僅僅一年前爆發清華大學向中國寫下承諾書,那時這些先生們安在?恐怕中世紀的大學都不用向教皇寫承諾書吧,清大那份承諾書才是真正的傳世文件。
政治退出校園,不是監督退出校園,「教授治校」是教改落實大學自治相當重要的一環。但第一次政權輪替後,教改成為舊政權文人發洩的出口。黃光國登高一呼,揚言要終止教改,寫了一篇萬言檄文,列出教改十三大罪狀,其中壓軸的大罪就是「教授治校」,簽名連署的人士包括李家同、蔡詩萍等目前高分貝挺管的人。
又如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日前在挺管大會呼籲全國師生群起反抗。校長帶頭鼓動學潮已屬特異功能,李嗣涔的大學自治是當年以校長之尊下令圖書館,不准物理系教授查閱他研究特異功能的論文,真是大發神功。昔日戕害大學自治不遺餘力的學閥,如今紛紛團結在大學自治的旗幟下挺管、鼓動學潮,台灣奇蹟耶?
這個亂象真可比民國初年天下大亂,許多有識之士提出「聯省自治」的不錯構想。諷刺的是,最支持這個構想的是各路軍閥,毛澤東還大受啟發主張湖南獨立,各省建國,之後的發展稍懂民國史的人都知道。反省「聯省自治」失敗原因,主要的問題不在自治,問題在於這個自治不是民治,而是關起門來當皇帝的軍頭治。
大學自治的道理相同,大學的主體是教授與學生,「教授治校」與「校園民主」是大學自治的兩個基石。毀棄這兩個基石,大學自治只是學閥割據的護身符。以此檢驗,證諸這些校長過去的所作所為,如今為了挺管鼓動學潮,他們是國之祭酒,還是國之妖孽,歷史自有判斷。但我們不希望歷史重演,打敗了軍閥之後,繼之而起的是蔣介石的極權統治與共產黨的無產階級專政,這恐怕才是挺管拔管之後要全面檢討的重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