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聞線上》鄭成功洋芋片與民進黨

記者莊榮宏

朋友去台南遊古蹟,帶了一包「成功洋芋片」回來,咔滋咔滋的咬,分明津津有味,卻眉頭一緊,嘆了一口氣。

好端端的,幹嘛唉聲嘆氣?

「你有所不知,喫這洋芋片,遙想鄭成功,喜憂參半呀。」

了不起,喫個洋芋片也能喜憂參半,「喜的是什麼?」

「喜的是,國姓爺百年之後,以他為名的文創零嘴在台南大賣,造福府城。」

那憂什麼憂?

「憂的是,想起鄭成功一生,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有勇氣『做對的事』,只可惜沒『把事做對』。」

這學問有點(頭)大,我忙起身請教:「願聞其詳。」

「大明有難,他拒絕降清,矢志復明,尤其父親鄭芝龍降清之後,鄭成功臨大節而不可奪,難能可貴,這就是『做對的事』。」

他又是哪裡沒做對?

「國姓爺發兵十三萬親征南京,勢如破竹,本可一舉攻克,卻相信清軍終將投降,於是圍而不攻,但清的援軍一到,裡外夾殺,鄭軍只好撤退;他失去一次重大勝利的機會,從此無力反攻。」

說得也是。

「倘若攻下南京,取得江南經濟重心,掐住清軍的經濟命脈,則歷史可能改寫。可惜鄭成功過度自信,在歷史重要時機『沒把事做對』,這是誤國誤民,最後只能退據台灣。」

但同樣圍而不攻,鄭成功在台灣圍城趕走荷蘭人,這次不就做對了?我質疑。

「那是運氣好」,朋友說:「在台灣的荷蘭總督揆一,向設在印尼的東印度公司求援,政敵卻誣指他誇大軍情,並無增援必要;揆一等不到援軍,最後才求和。倘若荷蘭派出援軍,鄭成功恐怕又要重蹈覆轍,連台灣都沒得待,這一來,也不會有成功洋芋片了。」

原來您是為了洋芋片才掉眼淚,您真是多愁善感。

「我是從成功洋芋片看到民進黨的影子,這才難過哪。」

兩者有何關係?

「有的。民進黨執政之後所做的一連串改革,都是在『做對的事』,這和鄭成功一樣。但民進黨執政霸氣不足,溫吞有餘,時時一念之仁,坐失先機,誤判敵情,和鄭成功圍南京一個模樣,都『沒把事做對』,宛如歷史重演。尤其藍營失去政權之後,已將黑手伸進教育界,民進黨卻渾然不覺,這才教人擔心。」

朋友又掉了兩滴淚,我安慰他:「民進黨這一局還沒蓋棺論定,您別太悲觀。」

朋友點點頭,「總之,今朝有片今朝啃,咱們先把這包啃完再說吧」,於是兩人共抓成功洋芋片,看著電視上的挺管大軍反撲教育部,一邊咔滋咔滋遙想國姓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