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再造攸關政府競爭力,先進國家無不再三檢討,以因應新時代的需要。最近在立法院討論的過程中,有民進黨立委直言:現有草案是國民黨政府規劃的,若未經重新審視,有什麼理由要草率通過?這話,真是一擊中的。
一、經濟部強化「業界科專」及「政策工具」:經濟部仍可保有業界科專的經費,由經濟部工業局統籌,對現有公司投入新興或下一世代技術領域給予「研發補助」,特別是對生技、綠能、國防等新興產業,不須經過中游的法人,發揮直接的槓桿效益。但研發補助不應該是經濟部的主要手段,賦稅抵減、法規鬆綁、資源整合等政策工具才應該是經濟部的主要手段。
二、科技部主導「法人科專」攜手大學新創:研發補助是科技部施政的主要手段,但現在缺乏上中游的緊密整合,理應負責新創的大學與法人,因分別由科技部與經濟部取得研發補助,欠缺高度整合的誘因設計,共同為新創機會努力。若中游的法人科專研發補助由科技部主導,便可大幅增加與上游大學的協同合作新創的機會,由法人作莊,吸納更多學界團隊,以小規模或大規模團隊成立新創,如此更能重塑法人為新創搖籃的美譽,也能激發大學的研究能量至新創。德國與以色列的中游法人組織,就是高度接合上游大學,共同努力新創,主力絕對不是去幫下游公司做工商服務。
三、分類產學合作為新創或技轉:大學與現有公司合作研發,以大學為主要補助對象,目前已有科技部的「大小產學計畫」及經濟部的「學界科專」,應該與「業界科專」重整為以衍生新創為目標的歸科技部,以協助現有公司的歸經濟部,而不一定是以主要補助對象是大學或公司,來區分是科技部或經濟部主導。也就是以合作、技轉為目標的產學合作,就跟經濟部提出申請,以衍生新創公司為目標的,就跟科技部申請,不管是由產或學主導。
以上議題,期待有更多建設性的對話,做為公共政策理性討論的基礎,避免進入權力猜忌的格局,這個國家才可能進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