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柯啟新/科技部與經濟部的再定位

◎ 柯啟新

組織再造攸關政府競爭力,先進國家無不再三檢討,以因應新時代的需要。最近在立法院討論的過程中,有民進黨立委直言:現有草案是國民黨政府規劃的,若未經重新審視,有什麼理由要草率通過?這話,真是一擊中的。

科技預算分配:「科會辦」應管大不管小

事實上,國民黨執政時代完成調整的科技部,以及目前仍在立法院待審的經濟部組織案,確有慎重再議的必要。尤其科技會報辦公室(科會辦)對於科技預算的分配,應該管大不管小,也就是只做各部會科技預算的「比例調整」,但不細管各部會個別計畫的預算與執行細節,以權責相副,同時也能使科技政委與科會辦有更大的餘裕去做跨部會整合的工作。

科技部產業新創經驗:移轉技術處

為了強化科技部輔導產業新創之經驗與人力,有必要將技術處由經濟部移轉至科技部,若隸屬經濟部管轄的工研院與資策會,重新定位為「新創育成搖籃」,也應一併移轉科技部管轄,工業局則繼續留在經濟部,直接輔導現有公司,不須透過法人。

科技部與經濟部權責:新創與投資

至於科技部與經濟部的職掌,在學術、技術、產業的上中下游定位上,可以「還沒生出來的公司」及「已經生出來的公司」當分界線,科技部管上中游,補助可能具全球影響力的學術研發及可能具在地新創的技術研發,以國際學術影響力及在地新創家數與投資額為績效指標。經濟部則管中下游,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解決五缺問題,讓更多現有公司成長、增資、上市與國際化,並以全球投資環境評比、上市櫃公司數量與產值為績效指標。

中游重疊區的切割:研發補助vs.政策工具

不可否認,兩個部會在中游管理上會有所重疊,這發生在三種狀況:一是現有公司投入新興技術,甚至衍生新創,好似已經在下游的鮭魚又跑到中游產卵;二是工研院與資策會等法人的主業,到底是該產卵做新創,還是吃浮游生物做工商服務,中游該「幫下游」,還是結合上游一齊「變下游」?三是大學跟現有公司合作研發,上下游直接合作。對於這三者,不妨如下思考:

一、經濟部強化「業界科專」及「政策工具」:經濟部仍可保有業界科專的經費,由經濟部工業局統籌,對現有公司投入新興或下一世代技術領域給予「研發補助」,特別是對生技、綠能、國防等新興產業,不須經過中游的法人,發揮直接的槓桿效益。但研發補助不應該是經濟部的主要手段,賦稅抵減、法規鬆綁、資源整合等政策工具才應該是經濟部的主要手段。

二、科技部主導「法人科專」攜手大學新創:研發補助是科技部施政的主要手段,但現在缺乏上中游的緊密整合,理應負責新創的大學與法人,因分別由科技部與經濟部取得研發補助,欠缺高度整合的誘因設計,共同為新創機會努力。若中游的法人科專研發補助由科技部主導,便可大幅增加與上游大學的協同合作新創的機會,由法人作莊,吸納更多學界團隊,以小規模或大規模團隊成立新創,如此更能重塑法人為新創搖籃的美譽,也能激發大學的研究能量至新創。德國與以色列的中游法人組織,就是高度接合上游大學,共同努力新創,主力絕對不是去幫下游公司做工商服務。

三、分類產學合作為新創或技轉:大學與現有公司合作研發,以大學為主要補助對象,目前已有科技部的「大小產學計畫」及經濟部的「學界科專」,應該與「業界科專」重整為以衍生新創為目標的歸科技部,以協助現有公司的歸經濟部,而不一定是以主要補助對象是大學或公司,來區分是科技部或經濟部主導。也就是以合作、技轉為目標的產學合作,就跟經濟部提出申請,以衍生新創公司為目標的,就跟科技部申請,不管是由產或學主導。

科技部與經濟部:串接而非競爭

有人主張,應該讓科技部負責科技研發,經濟部負責產業研發,分頭並進與競爭,這個觀點似有偏差,從上游學術、中游技術新創、到下游產業,應該是「串接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科技研發本身就可區分為學術型與產業型,不應該放任科技部與經濟部各做產業型研發,而沒有區別或串接,彼此串接比率已經很低,甚至鼓勵競爭而不是合作。科技政委與科會辦應該扮演好串接與合作的樞紐,協同科技部與經濟部,設計產學、產研、學研、產學研更緊密合作的有效模式,並訂定不同的上中下游績效指標,考核所有分配到科技預算的部會,做為下一年度調整部會經費的依據。

以上議題,期待有更多建設性的對話,做為公共政策理性討論的基礎,避免進入權力猜忌的格局,這個國家才可能進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