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評網紅柯無差別攻擊名嘴事件

◎ 陳財能

日前,柯文哲在網紅呱吉的節目中練肖話,除了批評政論節目「他們(名嘴)哪一天不攻擊我」外,還脫口「收買名嘴要錢,不想花那個」指控。然而,當媒體追問要柯舉出事實,並有名嘴公開要求與柯對質時,除了推給幕僚外,柯更傲慢地以「反正這就是我的個性,就這樣,不然要怎麼樣」、「這件事情愈描愈黑,算了,這樣就好」的悖論,令人無法判斷對錯是非,來迴避媒體與受害名嘴的質問。

柯文哲利用網紅突襲亂打批評他的名嘴們後,卻又隨即轉風的做法,這與他常常得意標榜「以快打慢」及「鯊魚論」的戰術,顯然有異曲同工之效。但是,柯文哲到底想收買誰?哪些名嘴已經被柯收買?誰想被柯收買?而哪些人又是柯用來收買名嘴的買辦?以上這些疑點,若是又像「柯文哲密會趙藤雄」的內幕一樣,成為不清不楚「柯式羅生門」的話,那台灣的民主政治,顯然陷入一種「網紅放話,攻擊異己」的悖論危機。

從實證經驗而論,檢視柯文哲三年來在做為市長的實際表現上,以他所公開宣示的諸多政見為基準,其實已經證明柯文哲是一個「說一大畚箕、做無一湯匙」的失敗政客。但是,柯卻是目前台灣民主政治進入網路時代裡,以所謂「素人」及「白色力量」操弄藍綠政治的網路民意強人。

從「人、權力與公共利益」的關係而言,握有權力的人,在創造公共利益的事實基礎上,被公開嚴格檢驗,不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嗎?難道柯文哲這個人,毫無這樣的民主素養,所以,他難以忍受政論節目與名嘴對他的批評,而視之為惡敵,並以毀滅人格方式,透過網紅節目進行無差別攻擊。

事實上,目前批評柯文哲的問題,大致集中在「施政能力」、「文化素養」及「台灣價值」等公共利益及福祉的面向上。以公共選擇理論聞名,在一九八六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James McGill Buchanan曾說「政客或者官僚和所有人一樣有利己之心。他們在實踐政治時,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或是增加已有權力,所以,他們還真不見得會做出有益於公眾福祉的事情」。由此看,柯文哲及其運用網紅攻擊異己的政治行為,無非是Buchanan研究的實證。

(作者為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