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銳實力vs.太陽花

◎ 黃惟冰

繼經濟學人(Economist)於上個月做成封面故事後,有越來越多的歐美媒體與分析家,也開始討論中國的「銳實力(Sharp Power)」。「銳實力」一詞源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顯而易見的,是用來區隔以軍事力量為核心的「硬實力(Hard Power)」,以及透過魅力展現與價值推廣,所形塑而成的「軟實力(Soft Power)」。簡單來說,「銳實力」就是以滲透破壞與威脅打壓等手段,讓中國得以操縱國際輿論,影響他國的政策制定。

事實上,身處中國崛起的「搖滾區」,「銳實力」早就全面襲台,歐美國家今天的熱烈討論,在台灣已是老生常談。這或許是台灣無奈的宿命,但也意味著,我們有著久經沙場的經驗,足以作為其他國家觀察、學習的對象。

首先,不論是以商逼政,或是培植買辦集團,中國長期且全面的對台灣進行統戰與分化,希望藉由威脅利誘,控制台灣政、商界的重要人士與意見領袖,進而管控台灣的內部情勢發展。從許文龍在二○○五年被迫發表「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到連戰赴北京會見胡錦濤,試圖與對岸建立「黨際關係」,架空台灣的行政部門,再到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王雪紅、郭台銘等企業鉅子在選前力挺馬英九的臨門一腳,以及近日台商社群要求台灣民航單位,應無視中國單邊啟用M503航線的不負責作為,也不得調整兩岸航班的言論,在在都顯示出,中國「銳實力」的無所不在。

其次,中國一方面透過籠絡台灣媒體的擁有者,並以言論自由與媒體自律為掩護,在台灣建立「北京觀點」的灘頭堡,遂行輿論戰與心理戰;另一方面,也以在中國與港澳地區的市場進入權為要脅,「說服」台灣的出版商,以及通路經營者,對部分書籍的印刷與販售進行自我審查。說穿了,中國的獨裁政權,相當擅長利用民主與自由的弱點,來打擊境外的政治異己。

所幸,台灣並未被上述的處心積慮所擊倒,更懂得以開放、透明與參與,作為抵抗「銳實力」的最佳防衛。舉例來說,二○一四年的太陽花運動,就是手無寸鐵的大眾,憑藉著對程序正義,以及公開透明等原則的堅持,阻擋了已經兵臨城下的兩岸協議。此外,去年底修正通過的公投法,降低了提案、成案、通過的人數門檻,不僅賦予了人民更多展現群體智慧的機會,也降低了買辦集團隻手遮天的可能。當然,言論自由與媒體自律雖有被濫用的案例,但解方絕非走回頭路的政府管制,而是更多的自由。去年四月,無國界記者以台北取代香港,作為亞洲辦公室的落腳地,可以說是對台灣有所堅持的一大肯定。

總結而言,中國「銳實力」的大行其道,其實恰恰反映出中國「軟實力」的寸步難行。這不是大國力量的展現,而是欲蓋彌彰的不足。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