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蔣經國民間形象」

馬英九在國民黨演講指出,蔣經國對台灣有四大貢獻:一,推動十大建設;二,解除台澎戒嚴;三,開放大陸探親;四,力行勤政愛民。而十大建設促成台灣經濟升級;解除戒嚴帶來民主改革;開放探親促成兩岸和解;勤政愛民端正台灣政風。蔣經國的一生功過,到底跟馬英九的認識有多少差異,翻閱被蔣氏政權刺殺的劉宜良(江南)著作《蔣經國傳》,便可以略知一二。幾十年來,有人拚命將蔣經國神化,有人因距離產生美感,與當時的真實存有相當的距離。其實,蔣經國有其辯證,不宜用上半場定論下半場,也不宜用下半場來定論上半場。

或許,蔣經國的是非評斷,隨著時間拉長會更清晰。就以馬英九說的四大貢獻來說,所謂的解除台澎戒嚴,戒嚴本是蔣氏政權的傑作,對台灣人民跨族群地戒嚴三十八年才解嚴,這樣還稱之為貢獻,不無黑色幽默的味道。而所謂開放大陸探親,也是蔣氏政權對帶來台灣的特定族群,尤其是眾多並非自由意志來台的老兵,在反攻大陸神話徹底破滅之後的歉意,那些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者,恐怕寧可不要有這種貢獻的機會吧。比較值得一談的,倒是十大建設與勤政愛民。這兩項當然是蔣經國的亮點,但是,釐清歷史脈絡比一味歌功頌德,更值得現代國民思考。

蔣經國的是非評斷,隨著時間拉長會更清晰。就以馬英九說的四大貢獻來說,所謂的解除台澎戒嚴,戒嚴本是蔣氏政權的傑作,對台灣人民跨族群地戒嚴三十八年才解嚴,這樣還稱之為貢獻,不無黑色幽默的味道。(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蔣經國,蔣介石,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馬英九說到,蔣經國在青少年時期留學蘇聯,「學習共產主義思想與政策,再去列寧格勒的托馬契夫中央軍政學校深造」,「一度因為蘇共的路線之爭,與父親決裂」。兒子曾經左傾,父親法西斯,或許,這樣的思想淵源,有助於蔣介石的「硬威權」演變為蔣經國的「軟威權」。不過,此一背景分析,仍未能完全解釋後來的蔣經國路線。蔣經國走出自己的路線,包括十大建設與勤政愛民,不論是主動或被動為之,客觀上有龐大的外在壓力使其不得不然。時代在變,同時改變的還有決策模式,「軟威權」增加了上層溝通、基層宣導,尤其善於拉攏群眾,以抗衡黨內大老與黨外菁英。

一九七一,聯合國大會決議,「中國代表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蔣氏政權的中國正統,受到極為嚴重的衝擊。而一九六九就職的尼克森,早已著手與北京關係正常化。受此影響,一九七二,中日搶先建交。一九七二,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一九七五,蔣介石去世。上述內外時間表說明,蔣經國時代的揭幕,正好是中華民國外交雪崩期,「排我納匪」成為國際政治務實主義的主調,蔣氏政權的合法性基礎備受挑戰。為了鞏固權位,蔣經國的最大課題在於,轉變蔣氏政權在台灣的合法性論述。於是,過去的「反攻大陸」,逐漸轉型為「革新保台」,創造了拖延本土化的緩衝時間。

一九七三,石油危機,蔣經國從「經濟」下手,推動十大建設,帶動台灣脫離全球性衰退,進而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一九八○年底,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完工。一系列的經濟優先,讓台灣融入民主經濟集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蔣經國經常下鄉,接觸民間基層,訪查生產現場,同時發掘人才,所以至少在經濟決策與民間需求比較貼近,企業發展則與政治扈從魚水難分。憑藉經濟成就,國民黨在逐步開放的各級選舉,常能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雖然奧步也不少。很順利地,國民黨的統治論述,從捍衛中國正統,轉移到聚焦斯土斯民。隨著中產階級擴大,黨外運動興起,政治改革也進入議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口號,「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是行動。蔣經國的內在動力,似乎意在為蔣氏在台灣留下優雅的背影。

馬英九指出:三十年來各項民調都顯示,中華民國歷任總統中,經國先生始終是最受人民愛戴的一位。此一評論,不能遺漏環境制約:威權時代,總統是屬民的大家長;民主時代,總統是頭家的公僕。或許反過來解讀,更有說明性;那就是,勤政愛民是表演政治,但他入戲到令人有感,政治強人、親民作風的「蔣經國民間形象」,因而在市井小民對領導人的期待,起了難以抹滅的型塑作用:從經濟民生到就業所得,從改善家境到向上流動,至今被民眾視為領導人的首要之務,從這樣的基礎出發進行的改變,也才是台灣社會性格所放心的「在安定中求進步」。就此而言,至少李登輝比馬英九更像是蔣經國的得意門生。至於小英總統,當然不可能認同蔣經國的全部,但仍須謹記,不少國人仍會用他留下的某些標準來檢驗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