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沉默的智慧!

勞基法所謂「修正」與「修惡」的對抗,淪為意氣之爭,甚至演出臥軌抗爭的鬧劇,此種迷惘與激情是否影響台灣未來對重大議題的回應能力,令人關切。(資料照)

勞基法再修正完成三讀,一年多的紛擾終告結束,結局差堪告慰國人。但所謂「修正」與「修惡」的對抗,卻強烈失焦、失控,淪為意氣之爭,甚至演出臥軌抗爭的鬧劇,此種迷惘與激情是否影響台灣未來對重大議題的回應能力,令人關切。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面向是,此次抗爭的極大化、激進化,被外界貼上左派的標籤,台灣的公共政策論辯是否走上左右對立模式,似乎被賦予更多想像。但是,在勞基法戰場上有沒有真正的左派戰士?當前台灣是否具有左派激進主張滋長的土壤?應是探討的焦點。

工業革命之後,資本家與勞工的階級形成,其世界觀、利益及彼此關係的建構,形塑不同的理念與主張,衍生出左右兩派的分野。右派站在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立場,強調經濟成長重於分配正義,特色是務實,擁護建制;左派則支持無產階級的勞工,力求分配正義先於經濟成長,講究理想化,手段趨近於激進。左右之爭,反映意識形態與階級利益的鬥爭,彼此之間的矛盾,是深層而非浮面,是結構而非表象,是信仰而非口號,一旦爆發爭鬥,往往是爆烈、恐怖的,造成摧毀式的可怕後果。左右各為其主,皆從各自的利益著眼,並無對錯可言,但手段與策略的選擇,卻會衝擊社會穩定與秩序,除非訴求革命造反,否則必須接受現行法令制度規範。由此可以了解,抗爭團體雖宣稱捍衛勞工權益,卻因訴諸不合比例的抗爭力道,因而未能得到民眾的聲援,陷入孤立無援,唱獨腳戲的困境。

左派或許感嘆,此次抗爭無法捲起太陽花效應,台灣人似乎喪失理想性,向資本家與建制低頭妥協。其實,這是太陽花運動與勞基法修法在本質上截然不同所致。太陽花學運是對中國資本與商品即將低價傾銷台灣,打垮台灣本土企業,造成倒閉與失業潮,而捲起的抗爭風暴。尤其台灣年輕人長年陷在停滯的經濟泥沼中,深受低薪與工作貧窮之苦,面對馬英九政府欲與中國簽署服貿協議,自然群起走上街頭。反觀勞基法修訂,固然牽涉資本家與勞工權益,看似左右之爭,但核心焦點則在產業作業型態、企業如何有效營運,以及勞工的工作時間與酬勞之合議界定,本質上不是階級鬥爭,而是在議事殿堂折衝與交手,以訂出一份合乎各方權益最大化的立法過程,如此結果才具有正當性與合法性。任何一方走出國會,以激烈手段進行勞資對決,就背離民主機制,回到階級鬥爭叢林。

以台灣當前的氛圍,如此抗爭手段注定只能孤芳自賞,得不到廣泛支持。若用共產黨的術語來形容,這種脫離群眾與現實的抗爭,則是犯了「左傾幼稚病」的嚴重錯誤,導致嚴肅抗爭竟淪為笑柄。總的看來,左傾幼稚病看似可笑,卻是當前的一大隱憂,使台灣陷入空言理想卻一事無成的困境。

其犖犖大者,如抗議空污,反對核電,卻連風力發電等替代能源的設置也強力阻撓;憂心老舊城市建築的危險,卻反對都更與重建,而且連別有圖謀的釘子戶,也都照樣聲援,導致無辜第三者受害,拖延社會的建設與進步;了解少子化與老齡化日益嚴重,卻反對爭取海外移民;欲突破中國封鎖,擴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卻與中國站在同一邊,禁止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另一方面,每年卻有數百萬人次入境日本,大啖日本當地美食,等等,都是左傾幼稚病的典型症狀。

當中國經濟崛起強力擠壓台灣;全球暖化導致的極端氣候,影響台灣人的生活與生存;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快速發展,將徹底改變全球的產業結構與各國的經濟座標;台灣欲尋求何種定位,如何回應相關挑戰,決定了台灣的興衰榮枯。然而,左傾幼稚病無限上綱了反對的理想性,卻在策略的失靈中消耗台灣內部的能量,弱化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幸而,由多數民眾支持勞基法修法看來,台灣社會顯然存在一種沉默的智慧,可在關鍵時刻治癒所謂的「左傾幼稚病」,讓台灣迎向陽光,走出陰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