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外交部跳脫不了的中華民國困境

一個護照事件,竟成茶壺風暴。甚至還牽連到外交部長的去留,果真如此,堪稱外交敗於內交。(記者羅沛德攝)一個護照事件,竟成茶壺風暴。甚至還牽連到外交部長的去留,果真如此,堪稱外交敗於內交。(記者羅沛德攝)

中華民國外交部,或許是內閣裡面最嘔的單位。因為國家處境特殊,外交難有什麼作為,一個護照事件,竟成茶壺風暴。為了護照內頁圖案,懲處前後任領務局局長,不論得當或不得當,都與外交無關,反而是內部騷動。此事,甚至還牽連到外交部長的去留,果真如此,堪稱外交敗於內交。

除了護照,最近外交部另有一個辭典問題。事緣日本岩波書店的「広辞苑」中,台灣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分地圖」第二十六省,該書店且聲明所載台灣相關記述內容並無錯誤。但外交部被架上火線,責成駐日本代表處向該書店嚴正抗議,要求更正錯誤。所謂更正錯誤,自然要以正匡錯。然而,外交部的更正,卻是錯誤連篇。

外交部說法:中華民國政府自一九四五年接收台灣與澎湖列島並行使管轄權,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實施憲政,推行民主法治。事實上,一九四五年只是接受日軍投降,無關台灣主權移轉。有關台灣主權的規定,在於一九五二年生效的舊金山和約。至於該和約,只規定日本放棄,並未規定台灣的主權歸屬。所以,中華民國擁有台灣的說詞,無法說服「広辞苑」。

外交部又說: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絕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然而,中華民國是中華民國,台灣是台灣,所謂的中華民國台灣,乃是超現實主義的拼貼,不存在於國際政治現實。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乃是當年爭奪中國代表權的兩造。若依外交部論述,台灣屬於中華民國,反而印證了「広辞苑」就「一中」而言並沒有錯。

不僅「広辞苑」,包括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也存有同樣的矛盾。邦交國,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而不是代表台灣。所謂斷交,乃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於是,中華民國邦交國的數字變化,改變不了中華民國在一中法理的角色。只要繼續中華民國,就跳脫不了一中緊箍咒,而把台灣扯進中華民國,只會把台灣逼到一中牆角。

中國代表權,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年,我們本來有機會以台灣名義留在聯合國,但如此一來,蔣介石的正統神話破滅,政權將交給台灣人民決定。於是,為了蔣氏利益,犧牲台灣人民,外交的宿命也就由此注定了。以至於,外交部若積極作為,就會重演中國代表權之爭的戲碼;若外交休兵加上一中各表,又宛如是將一中繩索往脖子套。隨著台灣民主演進,領土已限定在台澎金馬,但是外交部的國家想像,依舊是中華民國秋海棠。

本土政權執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乍聽之下十分順耳。而其檢驗,便是中華民國外交部。台灣與中華民國的矛盾,表現得最尖銳的就是外交。李扁馬蔡,主權見解,差之甚遠,但外交有其緊身衣,老藍男或老綠男都受到束縛。這就凸顯了中華民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本質性。於是,中華民國外交部扮演著悲劇性的角色,不論裡面的演員認同為何。

馬英九執政八年,為了國共一中共識,中華民國外交休兵,那是因為,外交作為無法逃避中華民國的法理,無法徹底斷絕中國代表權之爭。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國,對中國代表權的承認,至今水火不容。此所以,馬英九非外交休兵不可,否則無法擺脫漢賊不兩立的糾葛,跳躍至兩岸同屬一中的論述。目前的維持現狀,雖未承認一中共識,但對北京的善意不變,外交也等於維持休兵狀態。

老實說,台灣是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這是內部政治消費,外交並沒有這種模糊空間。外交,只要有積極作為,加上中國的外交封殺,很容易便浮顯台灣與中華民國之間的緊張。此所以,消極不作為會挨罵,積極作為也會討打;中華民國外交部,「動」輒得咎,「不動」也得咎。這就反映出,病灶不在外交部,而在中華民國,解鈴則有賴執政者與頭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