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講手機請輕聲細語

◎ 盧世祥

高鐵與台北捷運最近分別以跑馬燈或廣播,籲請乘客講話及用手機時放低音量。乘車於封閉空間,對話以兩人聽到的音量為度,講手機宜短不宜長,尤不必強要其他乘客共享;在公共場合出聲不干擾他人,原係個人最起碼修養,如今還需提醒,公德心顯待加強。

台灣人一般而言,友善平和,但公德心不足,一九六○年代就有美國學生就此針砭而成公共議題。台灣人口稠密,很少人能離群索居,照說應更講求群己關係。日本時代,不造成他人困擾、不成為別人負擔,是公學校「修身」教育的課目,台灣戰前世代活用於日常生活。但戰後生活教育見棄,在公共場合「不怕打擾別人」公德有缺的行為,經常可見。

自我中心是公德欠缺的另一面。到處可見的隨手丟垃圾、路邊紅線照停車、開車左轉搶先行、焚香燒(紙)錢污染空氣、吞雲吐霧製造二手菸、公寓頂樓違建加蓋…均屬之。「有我無他(人)」的心態也表現於公共事務:反年金改革中的「一起拖垮政府」,因應少子化喊出的「第二胎政府養」。不過,政府的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含年輕人或下一代繳稅而來;不論養老育幼,最大責任都在自己,不能把社會、下一代及政府當提款機。

台灣其實需要有自律與自立的個人主義,每個人盡力把自己的事做好,不干擾、不依賴他人。政府既非萬能,不宜也當不了聖誕老人,理應認清角色及能耐,制訂適當規則,讓市場機能公平順利運作,活絡經濟社會,加上適度的濟弱扶傾。

一八七三年,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oseph Steere)來福爾摩沙探查半年,發現當時的漢人社會幾乎沒有「公眾權利」的觀念,攸關每個人生活的鋪路造橋等公共建設不足,警力和消防設施相當原始,公共利益極受輕忽。一百多年後,硬體建設已有進展,但重自我、輕公益的心態或文化仍大行其道,從日常生活到政治社會皆然;在積極突破當前困境的努力中,強化這方面的心理建設,台灣明天會更好。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