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玲
高雄市政府日前回應民間倡議,宣布試辦捷運上下班通勤時段免費,公車、客運等大眾運輸全日免費,時間自十二月一日起長達三個月。此辦法與民間倡議的AQI紅燈全日免費有所差異,但新聞一出,贊同與譏諷者均有。
贊同者主張在空品尚未大幅改善前,善用空污費引導民眾減少在通勤時間的空污暴露,培養搭大眾運輸的習慣,同時可降低汽機車的污染,不失為一策;譏諷者質疑,這是政策買票,是陳菊市長欲留下美名的手段,治標不治本,對空污改善助益不大。
事實上,當PM2.5濃度達標還要等好幾年的此時,無論治標或治本都該盡力去做,別忘了在PM2.5尚未爆紅之前,高屏人已經呼吸懸浮微粒及臭氧雙雙超標的空氣N年,不知累積多少致癌物質在肺中了。
民間及友團曾發出的建議其實還有:免費發口罩給民眾、補助高污染區民眾買空氣清淨機及健保費酌減、居住高污染區若干年者應有肺癌篩檢折扣、在高屏廣設有濾淨功能的室內運動場等。嚴格說,這些也是暫時治標的辦法,究竟該不該用空污基金來做值得討論,但一定有人想問:空污基金夠嗎?會排擠嗎?對於這點,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追問的是:政府向污染源收足空污費了嗎?民眾的健康是不能等的,防制與防護本應同步進行!
空污問題,境內污染佔比確實以大工廠為重,AQI紅燈時,環保署建議民眾少在戶外活動,問題是,上、下班時間能怎麼辦?執政者長期忽視大眾運輸,早已養成自力救濟習慣的高屏民眾,騎乘方便省時的機車上下班或接送小孩是最自然的結果。捷運開通後,若沒有其他誘因,誰願意改搭捷運?除非你剛好住在紅、橘兩線(是的,只有兩線)車站的附近,否則,搭乘接駁車或騎腳踏車(也要剛好附近有站)轉乘捷運,通勤時間常超過兩倍,且長期下來,車資高於油錢甚多。
但騎機車通勤的騎士擠在車流中,吸入直接排放的空氣可說是極為惡劣,許多研究指出,交通壅塞、車輛滯留時,機車引擎怠速空轉,排放大量的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包括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等,騎乘二、三十分鐘下來,即使戴口罩還是會吸入大量毒空氣,長此以往,健康損失難以估計。
成大法律系王毓正教授也曾表示,從憲法保障人民健康與生命權的角度來看,是有可能推導出民眾得向國家主張「無償使用」大眾運輸以避免健康受到空污危害的基本權利。
另外,台大詹長權教授提醒,民眾在道路邊等公車時的污染暴露。筆者認為,這一題,交通污染的最大貢獻源:各種柴油貨車、柴油公車等,其主管機關應出來面對!環保署14+N政策中柴油車污染改善等方案勢必要儘速推行,而電廠加速減燒生煤,以燃氣替代,同時盡最大努力降低中南部各類工業污染源的污染等等「治本之道」,都該限期完成,讓南部人秋冬出門不必戴口罩。否則,遲遲等不到撥霾見日的南部人,只好自己來蓋「加裝過濾設施的室內候車亭」了。
(作者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