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左與右

解嚴以後,不,應該是民主化運動進入總統直選,甚至政黨得以輪替執政以後,台灣的左傾意識與實踐行動,才有機會真正開展。這是走過戒嚴長期化和右傾黨國時代的新局面,也是從視左翼思想為敵,動輒以此治人民於罪,獲得解放的新時代。

右傾黨國亡於左傾黨國,中國國民黨視左傾如蛇蠍,左翼思想藏於部份人民腦海,社會實踐幾乎不可能。過度右傾,又以中國為認同依據的中國國民黨,不只敵視仇恨左傾、甚至把左、右思想的民主運動者、獨立運動者全都冠上附和左傾、共產黨中國的罪名。

其實,正常的台灣新國家,也應該右左同存。看看西方民主制國家,無不有右、左政黨,自由黨、保守黨…之列的右翼政黨和社會黨、工黨…之列的左翼政黨,都有在選舉中獲人民支持而執政的機會。這應該是民主化國家正常發展的條件。可惜台灣的國家仍未真正確立,因而存在著雙重右傾政黨,執政時右傾,在野時左傾。

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本的蘇聯,不到一百年就解體,標榜站在無產階級,但實施專政,人民並無法得到福祉,卻喪失自由。共產黨中國以走資化得到與立國思想背反的某種程度經濟發達,是另類例子。

左傾意識後發,左翼思想後進的台灣,在民主化以後面對國體不明的狀況,右左意識並非在同一性國家認同發展。某些左意識仍以已經走資化的共產黨中國為師,並不可取。立足在台灣的左意識應該追求的是台灣這個國家的社會公平與人民福祉。

右傾意識崇尚國家保守價值,左傾意識崇尚社會公平價值。而國家和社會是共同體的兩面,並非單一性整體。台灣在建構新國家的努力,應兼具這兩翼,不可偏失。發展經濟,要照顧勞工福祉。後發、後進的台灣,行政權和立法權的經濟視野應該具有這樣的思考,並審慎施為。

經濟發展是為了什麼?在自由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資本家能獲得社會尊敬不是因為累積個人財富,而是對國民福祉有所貢獻。勞資的矛盾應統合在全體性福祉的觀念裡。有些企業主、資本家因政商魅影的劣跡、社會觀瞻不佳。勞工受到壓榨、背信的歷歷往事,也留下許多怨與恨。過度傾斜於資本家、企業主的過去應該導向兼顧勞資的新現在與未來。(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