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客語的雙面夾擊

◎ 張世賢

早在明清兩朝福廣先民來台墾拓開始,閩客族群的關係就非常緊張,為了爭奪水源和生活空間而經常械鬥,因清廷偏見而被禁來台的客家人,遠比可以自由來台的福佬人少,械鬥後死傷慘重甚至整庄被燬的,大多是客家人。經過長期慘烈的鬥爭後,閩客之間必然有嚴重的仇怨心結。

自古以來,少數族群都難免被多數族群打壓欺負。台灣的客家人直到二戰以後的年代,還是生活在那種恐懼不安的氛圍裡。那時有大批客家人從鄉間遷往都會區謀生,老輩要經常告誡晚輩外出勿講客語,以免被福佬人欺負、挨揍。這是許多客家耆老告訴筆者的事實。為了在都會區立足的客家人,大多被迫丟掉母語而改用福佬話。客語嚴重流失,這是主因之一。

台灣民主運動勃興以來,主張台獨的候選人必定用福佬話競選,少數族群聽不懂也會耐心傾聽,但客籍候選人在客家庄用客語演說,卻經常遭到台下大聲抗議「聽沒啦!講『台語』啦!」即使到了近在整整十一年前的今天,一名七十歲的苗栗阿婆遠到雲林監獄探望坐牢的兒子,才說了兩句客語就被管理員厲聲制止,只待了四分鐘就悻悻傷心離去。這位失學的阿婆只會說客語,她探望兒子不用客語,那該用什麼話?在這類未設合格通譯的公共場所,客語總是遭受「中國沙豬」和「福佬沙豬」的雙面夾擊,客家人總是傷痕累累。

當福佬話可以在公共集會甚至國會殿堂通行無阻時,客籍政務官為何不能用母語報告業務?藍委林德福的不良示範,多少與明清以來多數族群強壓少數族群的傳統習慣有關,那種根深蒂固的語言歧視,實與沙文主義相差無幾。打造台灣成為文明先進的正常國家,當務之急是滌除這類沙文主義,才能讓所有族群毫無心結的合作打拚。

(作者為退休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