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高教深耕計畫何以重新獨尊SSCI?

◎ 周祝瑛

繼教育部推動十餘年的頂尖大學計畫後,最近又要提出高教深耕研究,且總預算高達八百五十億元(2018-2022年五年),除教學等項目外,每年編列六十億元預算「追求國際一流及強化研究能量」的競爭型計畫。然而綜觀其申請條件,顯然無視當年因頂大所造成獨尊SSCI單一指標爭議

尤其在教育部說明會上,申請條件在研究指標中需完全符合國外廠商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資料庫)中的SCI、SSCI,與兩者合併的ESI資料庫論文數,其最低門檻包括各校過去三年需達到上述特定資料庫中的二百篇論文等。值得關注的是ESI中的領域分類大都為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及醫學類,在全世界二十二個學科領域中,人文社會領域只占一種。教育部此舉明顯繼續「獨尊理工、輕人文社會」。

其次,要符合ESI全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引用次數的指標;期刊impact factor要達到該學科領域排名前百分之二十五的Q1標準;至於論文的引用率需符合全世界水準的相對影響力指標。教育部既然設立如此的高標準,卻獨厚Web of Science這一家因擁有SCI與SSCI資料庫而獲暴利,且備受爭議的商業機構,透過其資料庫來決定政府重大高教的申請,恐怕獨尊SCI、SSCI的風氣,將在各大學死灰復燃!

近年來,國際上百大排名,逐漸調整原先過於重視研究與論文發表等缺失,如倫敦泰唔士報的THE 2014年已調整其百大指標,並將會議論文與專書等納入其中。另外,像QS等百大排名也逐漸使用較多元的指標,不再只看容易拚數量的生醫與理工等領域。許多國家也在研擬建立多元指標、讓大學研究可以與企業相結合。反觀即將推出的深耕競爭型計畫,顯然有違國際潮流,讓人文社會型的大學與科技大學,難以與有理工醫農等強大SCI論文發表數量的學校競爭;也有獨厚特定廠商之嫌,讓缺乏添購該資料庫動輒百萬的大學,雪上加霜!尤其讓好不容易推動的多元升等與多元評量方案,開倒車!

教育部要求各大學於十月底繳交申請綱要,十一月二十七日截止申請,會不會淪為另一個「成果未公布」的頂尖大學計畫?吾人拭目以待!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