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不要寄望政治修辭能夠力抗中國

中國迫害人權罄竹難書,劉曉波只是冰山一角。如今,人權工作者台灣公民李明哲,也淪為中國境外NGO管理新法的祭品。更令人怵目驚心的是,中國的國家暴力上演,國際社會卻敢怒不敢言,因為中國有工廠也有市場。北韓不斷挑戰國際秩序,飛彈試射加上氫彈試爆,聯合國一次接一次的制裁決議,幾乎都是隔靴搔癢、不關痛癢,北韓三代的恐怖平衡手段,加上中俄等大國的爾虞我詐,導致聯合國形同虛設。於是,中國、北韓這樣的國家對內壓迫、對外挑釁,也就成為亞太地區常態化的雙重奏了。

一九七○年代中期開始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包括前蘇聯、東歐推翻共黨統治,為普世價值的擴張寫下了令人振奮的歷史,台灣也在第三波成為民主國家。然而,緊跟著的全球化浪潮,很快就重寫歷史了。以中國而言,西方國家原本戰略想定,協助鄧小平主導的經濟改革,終將觸動中國的政治改革,從而帶動中國的政經進步,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當年,連台灣人民也分享了這種理念,企業、資金、技術與人才前往中國挹注經濟改革。遺憾的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展開,背離外界的主觀期待。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中國的一黨專政非但沒有鬆動的跡象,專制政權反而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技術加強對內統治,同時以工廠與市場抗拒普世價值的和平演變。甚至,中國的一黨專政還對外輸出,或明或暗扶植反民主國家與政權,讓普世價值改善國際政治景觀的能量大打折扣。

這樣的世界動態,在價值取向上是倒退的,在現實上則成為台灣的挑戰。過去的威權時代,以美國為主的民主國家持續施壓兩蔣,最終開啟了蔣經國晚年的政治改革。不過,後蔣經國時代台灣民主化之後,緊接而來的全球化浪潮,竟將台灣追求的民主、自由、人權等軟實力,推擠到新型態大國政治的硬實力角力之下。一九八九的天安門事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形式大於實質;到了川普所謂的美國價值儼然成為可交易的籌碼,包括對中國、對朝鮮半島,理想主義外交被現實所遷就。國際政治的典範轉移,改變了地球村的風貌,也改變了台灣周邊的地緣政治。以至於,李扁馬蔡無不宣稱民主、自由、人權為要務,冀求以此提升台灣的存在價值,偏偏這種軟實力與硬實力的浮沉發生逆轉。簡單來說,內有民主效能低落,外有全球化衝擊,台灣的硬實力顯得欲振乏力。

這是因為,國際政治詭變多端,當台灣基本上滿足了民主、自由、人權的國際標準,世界潮流又往另一個方向扭轉了,台灣如果依舊整天把軟實力當作法寶,而且以此區隔台灣與中國,在國際政治上有多大的操作型意義?理想要從現實出發:民主、自由、人權固是台灣人民要的核心價值,但是當它們已經不是國際政治的關鍵詞,台灣在行動上要有什麼樣的調整,才能在現實壓倒理想的惡劣環境中,既可堅持台灣的價值信念,又能夠在國際叢林中生存裕如。李明哲事件,台灣不能自怨自艾,民主、自由、人權是台灣之所欲,不是中國之所欲,雙方的價值衝突、國力對比,人為刀俎,我不想為魚肉。但,中國連對北韓的飛彈試射、氫彈試爆都如此曖昧,它對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會在乎嗎?國際社會又會對中國霸凌台灣採取什麼行動?

李明哲「公開認罪」之際,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常會也在舉行,人權高專扎伊德.拉阿德.侯賽因報告世界人權近況,以「更黑暗、更危險」形容四十多個國家的人權現況,包括中國的各種打壓行為,令人十分憂心。但,長期以來,聯合國對流氓國家的「內政」,本來就愈來愈束手無策了。或許,李明哲事件是一個新的開端,它給台灣比較有意義的啟示,不是更多批判或迴護中國的政治修辭,而是既知中國對台灣屬於高風險敵國,小英政府能拿出甚麼有效的行動方略,不要寄望政治修辭能夠力抗中國!

人權高專扎伊德.拉阿德.侯賽因報告世界人權近況,以「更黑暗、更危險」形容四十多個國家的人權現況,包括中國的各種打壓行為,令人十分憂心。(資料照,美聯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