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水扁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
田園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
著理解,著理解,
阮是開拓者,不是戇奴才。
台灣全島快自治,
公事阮掌才應該。
這首「台灣自治歌」是民主前輩蔡培火先生於一九二三年「治警事件」後入獄所作的,道盡了一百多年以來台灣人民的心聲。如果我們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能掌握自己未來的命運與前途,結果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制。不論是一八九五年的「割讓」或是一九四五年的「光復」,台灣人民的意願從來不曾受到尊重,正因為如此,台灣人民面對的是無止盡地迫害與苦難。今天我們重新省思「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教訓,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做自己主人」的信念與意志,唯有將決定台灣國家未來前途與命運的權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過去的悲劇才不會一再地重演,台灣人民才能真正地告別悲情與傷痛,積極迎向快樂與希望。
做自己的主人,每一個人都做自己的主人,就達成民主具體的實踐。過去很多人都把「二二八事件」詮釋為族群衝突或是省籍矛盾,但事件本質上是民主的問題。依據相關的學術研究,於「白色恐怖」期間,外省籍的受難者達到總數的四十%,遠比當時外省人占總人口比率的十五%還高出許多。換句話說,只要敢對威權體制提出挑戰,一律都受到無情地打壓與迫害,「自由中國」的「雷震案」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同樣的,今天兩岸的問題也絕非是族群或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而是在於制度及民主的選擇。歷史的事實證明,一個非民主的政體必然是殘酷的,其統治的基礎都是建立在武力、恐怖及威嚇之上,唯有崇尚民主的政府才可能是愛好和平與尊重人權的政府。只要中國始終拒絕民主化,始終堅持一黨專政,始終不放棄武力犯台的野心,中國對台灣的打壓,就如同「二二八事件」對台灣人民的迫害是一樣的,絕對是不分族群、省籍與藍綠黨派。
「二二八事件」迄今將近一甲子,除了要記取歷史的教訓,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的路線,以及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成就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誠實地面對「轉型正義」所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對於過去黨國體制威權統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問題,諸如軍隊的國家化、黨化教育的解構、政黨退出校園、黨政軍退出媒體,以及文官體系的中立等等,自二○○○年政黨輪替以來,已逐步地落實與貫徹,這是台灣民主的重大成就,但不可諱言,仍有許多未盡之處,例如「不當黨產」的問題始終無法獲得解決,以至於主其事者能有恃無恐地加速脫產與賤賣。又例如對於過去威權統治者侵犯人權責任的歸屬始終未予以追究及釐清,如何在「二二八事件」元凶與「世界的偉人、民族的救星」之間,重新建立一個適當且合理的歷史定位與評價,這些「轉型正義」的課題,絕對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都必須透過全民的智慧與努力,才能讓台灣真正走出威權體制的緒餘與陰影。
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手護台灣大聯盟」所發起的「族群大團結、牽手護台灣」運動,有超過百萬的民眾,從南到北堅定地走出來,大家手牽手,團結在一起,這是過去二十年來台灣人民能夠公開紀念「二二八」,最令人震撼與感動的一刻。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我們更要延續二○○四年「堅定站出來」與「牽手大團結」的精神,可以考慮透過定點或遊行的方式重返「二二八」歷史的現場,以具體的行動再次表達我們對所有死難同胞永恆的追思,或是號召全國的寺廟能於當天下午二點二十八分一起鳴鐘擊鼓,為全國民眾祈福,讓我們用最虔誠的心意與最堅決的行動,誓言「二二八」歷史的悲劇絕不容再次發生,並祈求公義、和平、和解與寬恕能早日實現。
(全文完,上篇刊於一月二十日自由廣場)
(圖為本報資料照片)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