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殖民地的風雅和馴服

◎ 李秉鑫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高中國文的文言文、白話文該占多少比例的爭議,許多專家學者都提出各自的看法。

「難道我們只想讓下一代只有達到基本的聽說讀寫,無法有更深刻的學習嗎?」「若還要再下降文言文比例,難道要讓未來世代被踩到世界底層?」

這是一方的說法。

「文言文已經有一套洗腦的論述在裡面,教文言文容易。何況學生又看不懂文言文,光是要弄懂就感到困難…。學生哪有時間去進行思想批判,只能接受在上位者要教師執行的洗腦教育!」

「相對的,白話文不好教呀!白紙黑字,學生看得懂,又沒有千百年來的教條論述可參考,要教得好這要下苦功呀!況且白話文的題材廣泛,不僅有不同族群作家寫的白話文,還有世界著名文學作品翻譯而成的漢字白話文。」

這是一位一○八新課綱第一屆家長的心聲。

個人的想法是,降低文言文比例,會讓許多國文老師、補教界國文名師無法生存,因為一套講義混一生的時代完結了。

以《拒絕聯考的小子》聞名的吳祥輝,沒上過大學,卻寫過多本膾炙人口的作品。他最近出版的《磅礴美國》中,有一些觀點值得國人深思。

他說,「台灣孩子到一九八○年代還在『有耳無嘴』的戒嚴意識形態下受二十四孝的虐童教育時,美國孩子早在一百年前就在讀《湯姆歷險記》。」

「《紅樓夢》是中國在大清帝國殖民時期的經典巔峰。殖民風的舊文學價值和品味已在中國終結,卻在台灣成為文學的主流和傳承。從文學就可洞悉台灣的殖民地本質。殖民地的品味和性格,就是風雅和馴服。」

「殖民地的統治者鼓勵人民思想和品味跟著母國走。文學是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技術和藝術。風雅是殖民地統治者謀殺殖民地人民思想和情感的招數。」

他介紹了入選「塑造美國的書」的八十八本書,以「文學之旅就是國家的心路歷程」來形容。

請問文白爭議的雙方,台灣的「國家心路歷程」會出現嗎?會在何時出現?

(作者任職出版業,南投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