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執政團隊也需要充電!

熱浪襲來,高溫炙熱,電力供應亮起了紅燈,台灣陷入限電的危機,企業提心吊膽,民眾熱爆,政府的對應策略是公務機關部分時段停吹冷氣,以無限電之名的小規模實質限電應付危機,在野黨則趁機大肆批判執政黨的能源政策,以及非核家園的不切實際。朝野攻防固然是口水之爭,但不可否認的,限電危機已非杞人憂天。一旦危機爆發,對經濟發展、民眾生活及政府威信的打擊,恐將無以復加,對成長趨緩的台灣,更是雪上加霜。

熱浪襲來,高溫炙熱,電力供應亮起了紅燈,台灣陷入限電的危機,在野黨則趁機大肆批判執政黨的能源政策,以及非核家園的不切實際。(歐新社)

其實,眼前的電力危機,既肇因於氣候變遷,亦出自電力結構的巨幅改變,以及發電機組與輸配電系統的良窳,嚴重的是,此三者似乎同時在台灣發生,更使得缺電問題岌岌可危。首先,全球暖化已是事實,儘管川普聲稱氣候變遷是騙局,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一項由十三個聯邦機構科學家草擬的報告,卻明確指出美國平均溫度自一九八○年代急劇上升,最近數十年成了一千五百年來最暖和的時期。報告指出,即使人類立即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本世紀結束時,全球氣溫仍將比現在最少升攝氏○.三度,但許多科學家表示,預測的實際升溫,將多達攝氏二度。 此將意味更長時間的熱浪、更劇烈的暴風雨及珊瑚礁更快速地瓦解。易言之,「極端氣候」近年將成為「常態」而非極端,更多的電力需求乃是必然結果。實質上,台灣近年氣溫升高,夏天常處於高熱狀態,未來的電力供應必須納入一要素考量,才能符合實際的電力需求。

其次,在電力結構上,非核家園已是多數人支持的理念,因此廢除核電乃最終選擇。台灣之所以走上非核之路,反對核電,固然有生態環保人士的積極推動,但最重要的因素則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造成核災的慘痛教訓,讓台灣民眾真切感受到核電的可怕。尤其,台灣的核電安全條件遜於日本,加上地狹人稠,位處地震帶之上,比日本更有發生核災的可能,且一旦爆發核災,恐有無處可逃,全民生命財產俱毀之虞。因此,反核電具有無可挑戰的正當性,但非核家園理念並非一蹴可幾,必須有一套積極的作法與政策引導,才能真正落實,而非流於空談。二○一五年核能佔台電供電比率為十三.五%,而目前才佔五.一%的再生能源,預估在二○二五年提升到二成以填補核電缺口,如此巨大的差距如何在八年內達成目標,有待小英政府展現執政的大魄力。但再生能源的主力為風電與太陽能,台灣在這兩方面具有優勢,尤其台灣海峽擁有全球最佳的離岸風力電場,可惜的是,風電的建造技術與設備卻嚴重缺乏,尤有甚者,也看不到政府在推動風電與太陽能上有何積極作為,如何在二○二五年完成非核家園的理想?

在輸配電上,新機組的興建經常延宕,發電機組故障頻傳,傳送電力的電搭亦有受天災衝擊而崩坍的危險。在高溫讓用電激增下,若有電塔倒塌,發電機組故障、維修的意外發生,台灣即可能進入缺電的狀態。所以,台灣的電力供應其實是長期處於高風險之中。問題是,這些議題與技術、政策有關,只要政府有決心,就能解決,若是讓它一再發生,只會凸顯政府的無能。另外,智慧電網的推廣有助於電力的有效運用,執政者應列為優先事項。

早在二○一五年,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憂心二○一七年台灣可能發生限電危機,而企業最擔心電力不足與不穩,工總在去年的白皮書中提出的「五缺」建言,解決缺電更是重點訴求,所以吸引企業擴大投資,當務之急便是穩定的電力政策。當前限電危機凸顯小英政府在理念與實踐之間的巨大落差,官員應以此為鑑,提出有效的施政規劃,解決民眾急迫的問題,方可一新民眾的耳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