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語言政策由一元走向多元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多語言、多文化的移民社會。這些多元屬性,經多年互動融合,在若干方面已發展了相互尊重與包容的原則,且成為社會特色。不過,由於戰後的外來政權,以實施戒嚴及白色恐怖等威權手法,厲行「中國化」,貶抑台灣的主體與多元文化,加上國家認同出現問題,以致如今要往國家正常化發展,常出現各式各樣的阻力。黨國體制產物的婦聯會還在負嵎頑抗是一例,最近提出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也是一例。

上月中旬各界紀念解嚴三十週年,回顧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黑暗時代,黨國當局無所不禁,黨禁、報禁惡名昭彰,禁書、禁歌、禁電影、禁母語最招惹民怨。尤其強推獨尊北京話的「國語運動」,限制或甚至禁絕「方言」於學校和傳播媒體,沒收教會母語聖經,布袋戲還一度被迫「說國語」;而因個人「講方言」在學校遭罰錢、打手心、掛狗牌等羞辱,成為不少中老年人記憶猶存的夢魘。

戰後長期禁母語的「去台灣化」嚴厲至極,以致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母語猶流通於社會人群,但遭來自中國的國民黨政權摧殘,如今年輕世代連台灣閩南語也已約半數不通。一年半前,客家大老鍾肇政當面告訴蔡英文:「客家話已快消失了,客家話一旦消失,客家人就消失了!」事實上,台灣所有母語都有滅絕危機,有學者甚至預期三、五十年內就會發生。

一年半前,客家大老鍾肇政(中)當面告訴蔡英文:「客家話已快消失了,客家話一旦消失,客家人就消失了!」。(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的推出,事有必要,但要完成立法,並不容易。基本上,「草案」把各族群語言和手語都納入「國家語言」,旨在保護並重振多年來在一元化語言政策下,強遭打壓的台灣各族母語。按國際通例,「國家語言」指一國之內各族群的母語,經立法指定即屬之,少數族群的母語、地方語言都可列入。「草案」援引這一通例,台灣原住民語最近經立法成「國家語言」,客家語也將踵繼其後,都是「搶救母語」的積極動作。

不過,在台灣的中文環境,「國家語言」如簡稱「國語」,即不免與「官方語言」混淆,且孳生他意。本來,台灣戰後並未法定「官方語言」,即人民與政府打交道時用的語言,但在強推獨尊北京話為「國語」多年之後,「國語」具強烈排他性,且成為實際上的「官方語言」。「國家語言」如與「國語」畫等號,一般人即聯想它是「官方語言」,學校都要教,學生均須學,公共服務應全數提供。同時,「國語」增加好幾種,也有人唯恐人人說不同「國語」,會造成「雞同鴨講」難以溝通的亂象。

這些反應,有的未能理解「國家語言」的平等、多元基本屬性,有的出於對「國家語言」的誤解,也可能低估了一般人,尤其孩童可同時學習通曉不只一種語言的能力。另外,「國家語言」多樣並存而不具排他性,「草案」所列「學校教育得使用國家語言」,文字上用「得」而非「應」,即旨在增進母語用於多元教學時的彈性。至於有些評論,指「草案」意在貶抑行之多年的「國語」,扼殺國家發展,甚至為它戴上「軟台獨」、「文化台獨」、「去中國化」等帽子,意識形態作祟的攻訐遠甚於理性討論。這些政媒中人,當年是黨國當局強推「國語」、霸凌各族母語的幫凶幫閒,如今對轉型正義和國家正常化的努力,說三道四,不知其可以。

必須強調,「國家語言發展法」茲事體大,牽涉廣泛,成事不易;文化部以「草案」經公告徵詢建議及公聽會,各方意見和實務問題必多,有待更多溝通與說服,才足以成就周延可行的法案。同時,台灣的母語危機不容坐視,但搶救母語絕非只是政府的事,家庭也是延續母語最實在的場所;長輩費力地與兒孫「講國語」,最不利母語傳承。

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也是保存並發展人類有形、無形文化遺產最有力的載具。母語特別重要,一旦式微或滅絕,個人無根,整個族群即使仍存在,也不免淪為失去靈魂與文化的變形動物。在不影響既有通行語言自然發展的前提,以平等、包容、活絡,建立多元語言永續發展環境,政府須積極以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