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為何錯失史上最強的台股行情?

當前的兩個現象,值得仔細探究︰一,此波台股上萬點的天數即將創下歷史紀錄,不像前四次萬點行情瞬間幻滅,這可能是大波段行情的起點而非終點,弔詭的是,史上最強的萬點行情同時也是投資人最無感的行情;另外,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美國總統、副總統、白宮幕僚長、眾院議長、威斯康辛州長陪同下宣布投資一百億美元,為川普的美國製造強力背書,反觀台灣,企業對擴大投資卻缺乏信心。

此波台股上萬點的天數即將創下歷史紀錄,不像前四次萬點行情瞬間幻滅,這可能是大波段行情的起點而非終點,弔詭的是,史上最強的萬點行情同時也是投資人最無感的行情。(資料照,中央社)

探討這兩個現象可以發現台灣經濟困境的癥結,此即無論實體經濟或金融市場,均呈現投資人與企業信心不足,資金大量外流的現象。民間投資不足,而政府所能挹注於公共建設的經費有限,因此另闢前瞻基礎建設之類的蹊徑,意圖擴大內部需求,驅動成長力道。台灣目前的GDP成長幾乎依靠出口一隻腳在支撐,令人憂心的,資通訊產品出口大幅增加,卻幾乎是蘋果新機效應所致,台灣電子供應鏈展現強大競爭力固然可喜,但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未免太大。因此,這既是台灣產業希望之所在,也是危機之所在。

故而,台灣產業必須提升附加價值、發展品牌,朝大數據、雲端、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等發展,並且推動市場多元化,始可翻轉當前的悶經濟。然而,產業的發展與創新需要龐大的資金挹注、結構性改革與政策鼓勵,方可畢其功。這三者台灣並不缺乏,可惜的是,執行卻走上了對立面。例如資金,台灣民間擁有超額儲蓄,卻既不投入實體產業,也不願投資金融市場,反而甘冒匯率風險大舉匯出海外,累計至今淨匯出超過二千多億美元。為何對國內市場如此缺乏信心,執政者必須深入了解,但是,錯誤的結構改革,顯然是主因之一。這包括稅制,為了挹注長照財源,營所稅的提高顯然是主要規劃方案。而綜所稅最高稅率達四十五%,在全世界上是偏高的稅負。在投資股票方面,稅制更是荒謬,股利併入綜合所得,還外加二%的補充保費;另外,證交稅是當天沖銷的投機交易稅率減半,一般交易則維持原有稅率,無異以租稅優惠鼓勵投資人每天在股市對賭,卻以高稅率懲罰長期投資,政府則扮演做莊抽成角色。

其次,則是勞基法修正,本在確保降低工時、限縮加班總時數與週休二日,且提高加班費的計算,立意良善,惟執政團隊成員全無經營企業經驗,不了解勞資雙方的真正需求,更不了解產業的不同生產型態,竟然修法以一套僵化且無彈性的法規加諸百工百業之上,無分製造業與服務業、傳產與科技,甚至最講究速度、彈性與創意的創新產業,都被綁在這部惡法之下,若有違規逾越,則以重罰伺候,似乎是為了監控極少數黑心企業,把所有企業都當成罪犯。如此不切實際的法規,讓投資環境愈來愈差,讓企業心寒,誰還敢在台灣投資?

台灣不但實體經濟投資萎縮,以股市、房市為主的投資市場也乏人問津。民國七、八十年代,GDP連年躍升,累積龐大的貿易盈餘,加上台幣升值,熱錢湧入,台灣錢淹腳目,房市、股市呈現一片榮景。奈何製造業的生產成本亦隨之大幅增加,導致傳產與科技前後兩波的外移,實體經濟終於無力支撐金融市場,至今留下台股萬點只是曇花一現的陰影。以致此次台股萬點行情已走穩超過兩個月,台灣投資人仍如驚弓之鳥,不僅鮮少進場,甚至還有部分人反向作空,未能分享萬點喜悅之餘,更傷痕累累,令人心酸。其實,台股本質已經蛻變,股利殖利率近四%,在全球低利率的大環境中十分誘人,全球重視長期投資與固定收益的壽險與退休基金乃爭相湧入,但本土投資人卻依然缺乏進場的勇氣與信心。

不可否認,今年以來台灣的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表現亮眼,卻呈現虛有其表的感覺,箇中原因在於國內投資人與企業投資不足,榮景乃是外資獨力撐起。困境當前,吾人認為執政者應該把國家當成企業經營,降低稅負,排除投資障礙,修正限縮產業發展能量的勞動法規,營造優質投資環境,如此必能吸引投資,創造國家、產業、勞工三贏的局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