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國民黨何不正面定位在野角色

對於國民黨團杯葛抗爭前瞻計畫,準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強調:哪有主席去遙控指揮不熟悉的議場?他還說,當年國民黨執政多數,也沒有清算民進黨、霸凌國會;不過,他也認為,在野者努力監督制衡,但不要讓立法院失控。

完全在野的國民黨,經過主席選舉前後的激烈內鬥,到現在還沒塵埃落定,一個孫文學校就搞得烏煙瘴氣。然而,在國會只有三十四席的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激情演出卻揚名國際。只不過,即使在小英政府民調低迷之際,如此高亢的衝突策略,依舊無助於國民黨從谷底翻升。黨權之爭,吳上洪下,而北京當局看來還是挺洪,對吳存有疑慮。二○○五以來的國共互動,未來是否能繼續麻吉下去,還有待觀察。至於國共關係的好壞,對於國民黨的未來前景似乎都不好,這是十分有趣的政治演變。

然而,在國會只有三十四席的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激情演出卻揚名國際。只不過,即使在小英政府民調低迷之際,如此高亢的衝突策略,依舊無助於國民黨從谷底翻升。(記者黃耀徵攝)

站在民主良性競爭的角度,大家必須關心國民黨的改造再起,扮演政黨政治的常規參與者,與民進黨進行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賽局,除非將來有新的政黨異軍突起。以洪秀柱為代表的急統勢力,並未成為國民黨的主流,這對國民黨與台灣都是好事。可是,吳敦義仍然是任重道遠,因為馬英九留給國民黨的總路線,雖然沒有洪秀柱那麼激進,但與台灣的主流民意差距仍遠,二○一四、二○一六說明了一切。目前,一中各表,馬規吳隨,表面上是比較安全的牌數,但台灣認同的比例迅速攀升,年輕世代天然獨蔚為風尚,一中各表成了黃昏市場。與此同時,北京壓縮九二共識的空間,不容一中各表的說法,則使國民黨進退失據。

其實,國民黨也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向主流民意修正總路線,既要揚棄一中同表,也要捨離一中各表,否則在台灣拿不到多數選民的票,無法重回執政,遑論完全執政。長期屈居在野黨,國民黨對北京而言利用價值大為降低,想用一中各表討好各界,卻遭內外一致否定,這種總路線無異於是自殺路線。不僅如此,川普上任以來,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迅速變化,日本、韓國、澳洲、印度以美國為主,形成了圍堵中國的民主連線。面對這種客觀環境,國民黨還是從「兩岸—國共」來看台灣的戰略座標,不啻是為可能的重回執政製造外在的阻力。吳敦義是聰明人,白海豚會轉彎,不是嗎?

此外,完全在野,乃是國民黨的初體驗。上次阿扁執政,立法院朝小野大,國會有效牽制了阿扁的權力,連軍購案都慘遭杯葛。最近,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武鬥,無法激起社會大眾尤其是支持者的響應,值得注意。民進黨向來是國會少數,即使稍有過度的抗爭言行,卻常因抓住民之所欲擄獲民心。相對的,國民黨長期完全執政,大家所期待的國民黨反對方式,不是政治表演性質的暴衝,而是基於執政經驗的成熟對案。例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計畫,小英政府招致民怨,國民黨正可講理切入得分;可惜該黨卻加碼提出兩例,違背多數民意附和反年改陳抗,水球麵粉予人護航前瞻趁亂過關之感,而執政時期的黨產歸零承諾現在改打護產持久戰,頑抗轉型正義徒然陷入兩蔣的囚徒困境。凡此,何能喚起國人對國民黨之正面建設的記憶,進而產生換黨做做看的民意風向?

執政八年一敗塗地,肇因於不只八年的背離民心,且消沉於兩岸的失敗主義。從跌倒到爬起來,需要多少時間誰也不確定。可以確定的是,一個月後吳敦義就職後的國民黨,首要之務是先做好從完全執政到完全在野的心理調適,認清民意載舟覆舟的關鍵所在,從而扮演好「影子政府的在野黨」的角色,以忠誠於台灣人民、徹底的自我改革、負責的政策辯論,監督制衡為台灣,讓黨意與民意高度共鳴,如此才有機會拿到重回執政的入場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