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執政者應有的擔當

年金改革終於有了成果,乃是小英執政一年來最大的亮點,若能善加利用時勢與人氣,將可扭轉執政的劣勢。令人不解的是,實施以來爭議不斷的「一例一休」勞基新法,行政部門卻堅拒各界有關修法的建言,仍堅持在七月一日進入檢查期,寧以「持續輔導」與增加新函釋等虛應故事。看來,一例一休爭議仍將糾纏,甚至重創小英政府。

一位前民進黨大老真是一言中的︰年金破產是未來才會發生的問題,而一例一休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小英政府寧可驅動全部資源通過年金改革,解決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卻讓眼前一例一休的大火繼續延燒,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施政優先順序倒置,如何治理國家走上希望之路?事實上,似乎不曾見過公共政策如一例一休,受到不分藍綠、勞資雙方的同聲批判,甚至立法部門與地方政府反彈,提出修法或不配合勞檢,作為強力抗爭。其實,以一例一休涵蓋其名的勞基新法,係以保障勞工權益為修法旨意,卻引發軒然大波,癥結在於台北美國商會所稱,勞基法修法「大開倒車(big leap backward)」,是舊經濟時代的父權作法,不利創新,更不利發展服務業。美國商會並且將它列為今年衝擊美商在台灣營運因素的第三名。

而行政部門面對批判仍如如不動,堅拒修法的建議。行政系統一再指出,很多對一例一休的批評是出於不了解所產生的誤解,因此無須修法;甚至一再誤導輿論,修法的聲音都是來自企業界,似乎在營造資方為了自身利益抨擊一例一休的錯誤印象。事實上,勞基法修正主要在落實週休二日,避免過勞,提高勞工福祉。勞工工作條件的改善,自主意識高漲,乃世界潮流,並非企業界反對一例一休的原因。勞工權益獲得保障,同時可以提高生產力,資方亦可獲利,達成勞資雙贏,除了少數黑心商人,資方沒有反對的理由。多數企業界反對的是,把這些原則變成僵化不可變動的勞動法規,將多樣化的產業型態,尤其是科技、網路等新創產業完全綁在一起,使腦力工作者與體力勞動者、管理階級與基層勞工等,皆在舊工廠法規範生產線的法規上進行制式化的生產與研發作業。此舉勢必壓抑新產業的創新空間,讓台灣企業在全球產業新趨勢中淪為落後的魯蛇。

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Albert Chang)說,台灣早已從傳統的勞力密集經濟,走向知識、跨國及網路數位經濟,上下班打卡、嚴格規範工時,或許適合工廠生產線,但服務業正在成長,包括工程師、會計師、程式設計師、金融及行銷等專業人士都屬服務業,「他們期待雇主評估績效時,看工作品質,不是打卡表上的時數,而雇主追求的也是工作如期如質完成。」這個道理淺顯易懂,但在勞基法修正過程中,小英政府顯然只聽到少數抗爭者的聲音,忘了絕大多數的勞工;更忘了在傳產生產線之外,還有高科技、網路、雲端的操作模式;更忘了生產除了要求數量外,還有要求績效的責任制。因此制定一套僵固的勞動法規,把所有白領與藍領,不論在工廠或在電商、社群網站、研究部門,或者採訪線上的媒體記者都一視同仁,彷彿全國勞工都在同一家工廠的生產線上進行制式化、量化的勞動。然而,責任制、腦力工作與主管階級,並不適用於僵化的勞動法規,企業界要求的是彈性、創意與品質,並不是反對週休二日,以及勞動條件的提升,小英若想突破執政困局,此時更應面對問題,而非拖延逃避,造成事態不可挽回。

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右)(Albert Chang)。(記者羅倩宜攝)

近來台灣社會瀰漫民粹氛圍,少數人的聲音常被過度放大,專業與理性討論早已湮沒在宗教般的狂熱情緒中,執政者確有難為的苦衷,滿足這個就得罪了那個。但是台灣已呈現嚴重的老態與病態,若非進行大魄力的改革,將成不治之悲劇。尤其,更不容許明知錯了依舊不改,如果台灣經濟因此沉淪,歷史會把責失記在現在的執政者身上。這將是何等沉重的罪名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