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治水方向對了嗎?

◎ 陳智誠

○六○二豪雨造成災情,這場豪雨是近年來氣候變遷典型的降雨型態,短延時強降雨,落點在哪、災害就在哪,讓我們思考,我們的治水方向對了嗎?

隨著降雨型態的改變,傳統治水以河川(外水—都市堤防外)治理的思維需要調整(目前台灣主要河川及縣市管河川大部分已整治完成)。隨著短延時強降雨型態,降雨落點不一定是在河川上游集水區,大部分集中於局部區域(內水—都市堤防內),瞬間的豪大雨,往往造成局部區域的淹水或是土砂災害。就以本次豪雨致災原因,大致可歸咎於︰一、降雨超過河川或區域防洪標準;二、區域排水系統設計不良;三、排洪標準上下游不一;四、低窪地區或地層下陷區域結構性淹水等。過去納莉風災後重新檢討我們的治水防災策略,啟動總合治水、員山子分洪、基隆河整治等重大水利建設,山坡地部分啟動危險聚落專案拆遷,台北市參考香港成立水土保持專責機構大地工程處,正視防災重要課題,已大幅減少風災水災之威脅程度。然而,面對氣候變遷與極端降雨型態改變,我們的防災規劃也應做調整。

從「韌性城市」的思維,我們希望城市防洪的容受度能抵擋第一時間的衝擊,並將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同時能快速復原,所以我們建議都市的公共空間能多元利用,例如公園及學校能提供區域滯洪使用,低窪地區設置多功能的滯洪沉砂池;碎形化的雨水貯留池檢討其維護管理之實務面,提出繳交代金提供大空間區域做都市貯留設施;都市周圍陡坡變緩坡的區域,降雨流速由快變慢的區域,需要有沉砂與調節緩衝空間;都市邊緣地區的安全檢視,潛在山坡地聚落持續辦理拆遷;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納入防災救災的思維,不全以土地開發為導向;都會集水區的森林政策、防救災體系的重新檢視等。

就「海綿城市」而言,是需要具備有吸水功能土地,當海綿吸飽水,是否仍能提供該有的效益,所以要適當利用地下水解決海綿吸飽的狀況及適度解決土壤液化的問題,前瞻計畫滾動式檢討適度調整思維,以期待我們有一個更美好的安全城市與國家。

(作者為社團法人台灣省水土保持技師公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