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感念終身奉獻台灣的義人

來台奉獻五十年的丁松筠神父,31日因心臟病突發過世,享壽七十五歲,1日在光啟社舉行的追思會,緬懷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記者簡榮豐攝) 來台奉獻五十年的丁松筠神父,31日因心臟病突發過世,享壽七十五歲,1日在光啟社舉行的追思會,緬懷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記者簡榮豐攝)

天主教耶穌會神父丁松筠(George Martinson)週三去世。這位以「傑瑞叔叔」(Uncle Jerry)為人熟知的傳教士,照顧弱勢,推廣教育,服務社會,奉獻台灣五十年。政府原訂昨天發國民身分證給他,祝福他成為「正港」台灣人;如今他一如所願,為這塊土地及人民鞠躬盡瘁。

回顧台灣近代史,遠渡重洋而來的外國人士,長年或終身奉獻台灣,把自己當台灣人,丁松筠是一範例。這些外國人士,濟弱扶傾,從事教育啟蒙、行醫治病,探索並記錄台灣人文與自然景觀,向世人介紹美麗之島,且在從威權專制邁向民主人權之路,伸出援手,義助台灣人民。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是傳教士,但也有只是路見不平,挺身而出,為普世價值而奮戰的公義之士。

以傳教士為例,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是終身奉獻台灣的典範。他從加拿大來到福爾摩沙,十九世紀七○年代起,為人民拔牙診治、創設醫館、建立教堂、興辦學校、關懷弱勢、深入原住民部落,最終成為台灣女婿,且長眠於斯土。馬偕服事台灣三十年,把台灣當他的家鄉,留有一台語詩文,道出以台灣為「最後的住家」的動人情懷:「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也樹立了「寧願燒盡,不願朽壞」典型。

蘇格蘭人巴克禮(Thomas Barclay)是另一典型。他從事翻譯及教育工作,創辦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公報」,成立台南神學院。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日本後,巴克禮應台灣府城(台南)仕紳請託,與日軍斡旋,和平入城,居民免於戰禍。他奉獻台灣一甲子,終老於斯,人們感念,台南市區今有公園和道路以巴克禮為名。

同樣令人感佩、也來自蘇格蘭的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Ⅳ)父子。蘭大衛在彰化行醫傳道四十年,創彰化基督教醫院,有「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美名。繼承父志的蘭大弼自稱「台灣囝仔」,去世時留下「台灣」二字,以台語說「要照顧艱苦人」。

奉獻台灣不分教派。天主教靈醫會在蘭陽平原、澎湖設立「阿兜仔病院」,讓窮人「看病不要錢、領藥不收費」;一群來自南歐的傳教士長年服務台灣,不領薪水,不求回報,五、六十年後埋骨台灣,化做台灣魂。戰後來自瑞士的白冷會,在台灣後山創立公東高工、聖母醫院和殘障人士教養院,神父們在窮鄉僻壤,默默服務最需要扶持的台灣人。最近,公東高工有五十七年歷史的公東教堂,在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網頁票選中,於現代特色建築中榮獲世界第一,也點亮了台灣。

外國義人貢獻台灣不只行醫、教育、文化,身分也不限神職人士。梅心怡(Lynn Miles)是以行動關切台灣人權的鬥士。他早年從美國來台灣學中文,看穿黨國威權統治的醜惡面目,挺身義助政治犯,被迫離境,轉往日本。他不改其志,建立台灣人權國際救援網路,把台灣政治犯資訊曝光,突破當局迫害人權又封鎖消息的雙重惡行,產生外部壓力;從一九七○年代起,無案不與。總是情義相挺的梅心怡,列入黑名單二十五年,一九九六年才重回台灣,長年定居,繼續關注人權民主,台灣心一生不渝;「一定要保護台灣人民,不要讓人民受傷害」,是他兩年前的臨終遺言。

對這些外國義人,有如台灣俗話所說「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我們不能不心懷感恩,並把外國義人的偉大精神,發揚光大。羅馬時代哲學家西賽羅(Cicero)曾說︰「感恩不僅是最崇高的美德,也是所有美德之源。」個人如此,整體亦然;一個知所感恩的國家社會,並以行動加以實踐,必能不斷提升境界,創造先進的文化與文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