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方凱弘/「穿越黑潮」計畫

台灣和與與那國島的地理位置圖(資料照)

方凱弘/一等大副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海部陽介教授與台灣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進行「二○一七跨越黑潮復現三萬年前台灣沖繩(與那國島)之間航海探索計畫」,實際築筏驗證「台灣沖繩海路」的可能性;不禁讓人想起一九四七年轟動一時的挪威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為了證實「太平洋中的玻里尼西亞群島的第一批居民是五世紀從南美洲的秘魯漂洋向西而來」的理論,以南美當地木材與藤等原料進行綁製復原築筏,航經四三○○海里 (約八千公里) ,歷一○二天後成功抵達南太平洋的圖阿莫圖群島,這個過程後來也在二○一二年被拍成電影「康堤基號—偉大航程」,海部教授提出的「穿越黑潮」計畫,以科學方法證實台灣作為人類發源地之一的假設,對台灣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從台灣目視與那國島的觀測可能性

海部教授認為「對於人類而言,遷徙通常要看到目的地,才可能有遷徙的動機」,一般而言,計算人眼在海上能看見的最遠距離,必須考量觀測者本身的視力、觀測者與目標物的距離與方位、觀測時的大氣能見度等,另由於地球是圓的,還必須考量觀測者所在位置的高度,以上除大氣能見度不易掌控外,其他三者均可預先估計。

依三角函數計算「觀測高度」與「海平面最遠視距」的對應關係推算,在無障礙物阻隔且能見度良好的前提下,例如最遠視距一一二.八公里的觀測高度須達一千公尺。若觀測者和目標物各自都有高度,最遠視距可再增加,例如觀測者高度位於一千公尺而目標物高度有二百公尺(最遠視距為五○.五公里),只要兩者間距離在一六三.三公里(112.8 +50.5 =163.3)以內,觀測者都可看到目標物頂端。

經查與那國島距離台灣最近處為蘇澳港的一一一公里,而與那國島最高海拔為二三一公尺(最遠視距為五十四公里),依對照表推算,只要站在高達二八○公尺(最遠視距為五十九.七公里)的高山,在天氣良好(大氣能見度佳)的狀況下,直視應即可見與那國島(59.7 + 54.0 〉 111)的最高峰。依「蘇澳鎮志」所載,蘇澳鎮三面環山,西部與南部盡是山地,不乏高於二八○公尺的高山,從蘇澳周圍山區沿正確方位觀察,在足夠視力、無障礙物阻隔且能見度良好的前提下,應該可以看見與那國島的最高峰。

從各方蒐集的資料顯示,至少有三處位置聲稱能看見與那國島,分別是宜蘭縣蘇澳鎮的烏岩角(海拔三三○公尺)、新北市瑞芳區的燦光寮山(海拔七三八公尺)與花蓮縣秀林鄉的清水大山(海拔二四○八公尺)。

海部教授表示攀爬太魯閣山脈,即使晴朗無雲,卻仍無法看見島嶼蹤影,很可能是大氣能見度差所致,高山雖然觀測高度足夠但多風易雨,午間容易起霧,一旦氣候發生變化,能見度迅速降低,建議應往瑞芳、蘇澳等沿海山區尋找制高點觀測,而且白天觀測容易海天一色,即使看見了也不容易辨識,須以鏡頭加裝色片或儀器輔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