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謝志宏/過於樂觀的大陸展望

謝志宏/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台灣跟大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軌跡十分相似,政治中心及金融重鎮在北,傳統產業在南,靠著台灣海峽的一側經濟發展較另一側發達,也因此產生投資及所得集中於靠港口發達的一側。同樣的,社會面臨著少子化及高齡化問題,年輕人哈日追韓、低頭滑手機等,可以說,台灣海峽猶如一面鏡子,反射出兩岸數十年間很類似的社經發展軌跡。

雖然台灣產業發展比大陸為早,但隨著產業外移,在內陸被複製多個山寨群聚,挾著低成本及經濟規模優勢,大陸製造能力已急起直追,超越台灣成為「全球製造工廠」,特別在對岸挾政策扶植及支援國企下,兩岸產業也從合作關係轉變成競爭關係。台灣隨之面臨到經濟力道不足、人才外移,許多優勢產業發展機會已讓利給大陸,如今反而面臨紅色供應鏈威脅,而在大陸台商盈餘並未提供太多稅收給台灣情形下,反而退休時回台灣享受健保,加速健保破產。台灣政府遍尋不到產業的下一波,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無力,此時產業政策調向服務或文創發展,以BOT方式運用廠商資源建設,但不時產生弊案或政府利益減損等,經濟優惠給了財團,人民實質無感或反感,這是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反觀大陸,隨著經濟發展成氣候,大陸政府推出下個長期的「十三五計畫」、「製造2025」,到更積極的全球策略布局,如:「一帶一路」及「亞投行(AIIB)」等,這些發展促使美日韓高度重視。在台灣,許多專家呼籲如不趁勢加入中國經濟體,台灣將會被邊緣化。然而,過去幾十年台灣產業的外移中國、投資中國,試問台灣有實質進入「中國經濟體」或從中獲益嗎?這恐怕得有通盤的數字評估,才能下定論。但加入中國經濟體,台灣可獲得什麼經濟或政治紅利,應該是更重要的問題。到底經濟向中國靠攏是選項還是必須?目前尚缺乏平衡看法。筆者認為,多數國內外專家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過於樂觀,大陸終將步入台灣經濟發展成熟後所面臨的多數停滯及赤字隱憂,原因如下:

反觀大陸,隨著經濟發展成氣候,大陸政府推出下個長期的「十三五計畫」、「製造2025」,到更積極的全球策略布局,如:「一帶一路」及「亞投行(AIIB)」等,這些發展促使美日韓高度重視。(路透)

大陸製造業隨著工資高漲,逐漸失去優勢,政府稅收短少。在歐美市場情勢未明之下,許多製造業移往南亞或中美等所得較低國家,台、美、日、韓也積極將產業及運輸技術輸出到這些新興國家,而這些為數眾多新興國家推動開放市場政策發展產業,成功吸引外資,培植出本國工業製造能量,推出中低價汽車、家電、通訊等消費性產品,甚至幾個國家整合成區域經濟體,形同更大範圍的自由貿易區,這些連結南亞及中美赤道帶的製造經濟體,終將成為製造中國的替代方案,所以中國製造的全球比重將持平甚至降低,進而限制其GDP成長。

少子化、高齡化社會問題終將拖垮大陸經濟。目前在一胎化政策下,平均一個孩子享受二代六人的關愛與資源,只要可以,親人把孩子送進外語學校者比比皆是,只要有機會,培養孩子赴國外念書發展也大有人在,而許多菁英份子便留在國外發展,移民海外。試想十年至十五年後,當多數菁英離鄉進入都市或海外工作,而每位年輕人背後,都有六位老人需要扶養,這些為數眾多失去資源及工作能力的老人,他們的醫療及社會福利終將成為龐大支出。另一方面,少數的年輕人所能產生的人口紅利縮減,賦稅降低,負債提高,長遠觀之,大陸政府的財政平衡勢必受到影響。

另外,中國於二千年完成的都市現代化及運輸網路建設,在未來十到十五年後面臨老舊,因少子化及稅收短少,無力修繕,將產生許多鬼城及老舊建設,猶如台灣的蚊子館。

綜合以上,大陸在二○二五至二○三○年間,很可能將面臨GDP停滯、經濟減緩及薪資下調等冷經濟問題,此情節與台灣目前面臨狀況無異,若加上大陸企業及銀行結構不健全、呆帳、地下經濟、政治貪腐等挑戰,掌權者將飽受各界抨擊而不得不採用更高壓統治手段,治理中國各地。基於此,我們現在很難說服經濟持續向中國傾斜的必要性,或把孩子送到對岸求學、就業的正確性。試回想,台灣九十年代不是要「政府鬆綁讓產業外移,否則產業優勢會被鄰國超越」的聲音嗎?那現在我們外移後的產業優勢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