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種樹的日子

二月,寒風即將結束,春天準備來到台灣的時際。但,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從台北引發,二十八日開始遍及全台的抗爭事件,以及後來招致中國國民黨蔣介石軍隊大屠殺的災難,讓準備煥發生命綠意的季節成為死滅的印記。

二二八事件成為台灣社會的病理。精英被屠殺既是中華民國進占殖民的破壞性懲罰,也造成台灣的文化浩劫,一直到一九六四年,彭明敏師生的台灣人民自救運動,才有復甦氣息。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事件,是未被壓制的反撲。

一九八七年,先以和平運動後來發展為公義、和平運動追索紀念二二八事件,已是四十年後的歷史。這是分水嶺,象徵殖民性黨國統治會被覺醒的台灣人民解構。一九九○年代,李登輝以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替代道歉,雖為蔣介石、蔣經國生前未曾留下歉意做了補償,但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紀念仍然只是片面的紀念。逐漸替代執政的民進黨在中央和地方,代表台灣人紀念。但假日的休閒意義大於一切,也反映了台灣人在文化上的病理。

一九八七年的二二八紀念,我以「這一天,讓我們種一株樹」這首詩紀念,提倡以植樹象徵建碑。這首詩的部份章節,在蕭泰然的〈愛與希望〉成為一首歌,並加入鄭兒玉〈台灣翠青〉,發展出《一九四七序曲》,成為二二八紀念經典詩與歌。

從二二八這一天開始植樹,可以一直延長到現體制三月十二日尚未能改變的植樹節。正如清明節不以一日為限,植樹節也可以從二二八開始。宜蘭林家墓園,每年紀念被政治謀殺的林義雄、方素敏雙胞胎女兒亮均、亭均以及林母的儀式,都會分發給與會者樹苗,具有文化和自然史的意義,值得二二八這一天各地的紀念活動引用推廣。

把二二八這個死滅的日子發展成再生的日子,對於仍然被困惑在病理中的台灣人是重要的文化象徵,也有自然史的意義。二二八事件已七十年,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已三十年,在《傷口的花》—一本紀念二二八的詩集,封面上有「以詩為花紀念二二八,在受傷的島國種下希望的樹」。種樹吧,在二二八這一天,在我們的土地,在我們的心。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