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公路主義VS.鐵道主義

台灣是公路主義的國家。這是因為戰後的中華民國政權走美國路線,許多交通政策出自留學美國的專家、學者,有以致之。相對於戰前,從日本而歐洲影響的鐵道主義,是高度反差,回到地小人稠的台灣,才是重建交通的視野。

地小人稠的日本,近代化就是歐洲化。東京的地下鐵,其實是原先的JR環狀路線,以順時針和反時針兩種方向高架構造,成為後來與綿密東京地鐵、都營地鐵交錯的路網。以國鐵為軸心形成的廣泛JR路線,東南西北,從都市到鄉村,方便的系統與自動車高速道相互輝映。

在日本,都市極少看到摩托車。一九七○年代,石油危機發生時,以「六輪時代」鼓勵四輪汽車之外,加二輪摩托車,也只是鄉村交通的課題,都市仍以地鐵形成的公共交通為主。都市搭乘自用車上下班,大多是公司高層,停車代價高,也不易準時,一般上班族不會以這種方式通勤。

比起台灣,許多人都開車上下班,因為經濟條件而汽車或機車,鄉村這樣,都市也這樣,生活空間裡的車車車,彷彿車輛就是空間的主角。自力救濟型的交通是反公共性的。

台北市是台灣目前唯一有機會提供公共便捷交通系統的都市。國家投入大量經費建造捷運,而人口的壓力也夠大,使得捷運和公車的搭乘,成為市民生活習慣;但是,汽車和摩托車的大量化,仍然未相應於捷運的發達而明顯減少。不斷增加的人口,未改善的交通病理。

都市公共交通系統便捷化後,應該設法減少汽機車一般通勤。看看世界任何進步國家的都市,行人才是街道的主角。哪有像台灣這樣充塞著汽機車亂象的都市?人口直逼台灣總人口的日本東京,不就是一個鑑照之鏡嗎?

台北市從一九九○年代逐漸形成較方便的捷運路網,但並未相對採取降低汽機車成長的有效策略。汽車和機車又分別關連高低所得階層,分別牽涉有力者與無力者。如何抑制?如何把街道還給行人?如何在鼓勵自行車時,形成市民社會普遍的公共交通進步視野?值得主政者和市民反思!從公路主義轉向鐵道主義,或加以平衡,刻不容緩!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